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方法学研究SKOV3细胞株属于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卵巢癌患者常用的方法,而常规解剖影像不能及时的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18F-FDG是葡萄糖结构类似物,与葡萄糖一样,能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SKOV3细胞18F-FDG结合率能反映肿瘤细胞的18F-FDG代谢,从而有望能监测和评价放疗、化疗对SKOV3细胞的治疗效果。目的:建立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的方法学。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率。(1)细胞数分别为5×104、1×105、5×105、1×106、5×106个/瓶;(2)反应时间分别为20、40、60、80、100和120min;(3) 18F-FDG放射性活度分别为1.85、3.7、7.4、14.8和29.6KBq;(4)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0、2.78、5.55和11.1mmol/L。用γ测量仪测量细胞的CPM计数(B)及上清液CPM计数(F)。计算18F-FDG的细胞结合率(%)[B/(B+F)]。结果:(1)改变细胞结合条件:①当其它条件不变,细胞数分别为5×104、1×105、5×105、1×106、5×106个/瓶时,细胞结合率分别为(12.24±1.20)%,(13.97±1.77)%, (17.67±1.69)%, (25.45±1.66)% , (40.60±5.02)%。5×104个/瓶与1×105个/瓶组细胞结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70),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当其它条件不变,反应时间分别为20、40、60、80、100和120min时,细胞结合率分别为(13.65±4.01)% , (15.35±2.26)%, (20.32±1.68)%, (22.54±6.34)%, (22.64±5.34)% ,(24.27±2.80)%。60min与80、100min组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41,0.334)。60min与120min组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③当其它条件不变,18F-FDG放射性活度分别为1.85、3.7、7.4、14.8和29.6KBq时,细胞结合率分别为(29.62±0.38)%,(25.92±1.68)%, (23.45±1.64)%,(23.27±2.48)%,(21.34±1.53)%。3.7KBq和29.6KBq组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7.4、14.8KBq组间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当其它条件不变,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0、2.78、5.55和11.1mmol/L时,细胞结合率分别为(22.98±1.69)%,(6.93±0.73)%, (5.37±0.98)%, (4.37±0.72)%。5.55mmol/L和11.1mmol/L组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31);余组之间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基本条件:细胞数量为1×106个/瓶,18F-FDG放射性活度3.7KBq,反应时间100min,葡萄糖浓度0mol/L,细胞结合率为(25.45±1.66)%。结论:建立了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的方法学,为18F-FDG结合实验评价放疗和化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18F-FDG细胞结合实验早期评价紫杉醇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18F-FDG细胞结合实验早期评价紫杉醇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抑制作用的可行性。方法:(1)用MTT法测定对照组SKOV3细胞OD值(吸光度),并绘制SKOV3细胞生长曲线。(2)用MTT检测不同浓度(分别为100、250、500、1000nmol/L)紫杉醇10μL分别作用于SKOV3细胞12、24、36、48、60及72小时后细胞增殖抑制率。(3)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分别为0、100、250、500、1000nmol/L)紫杉醇200μL作用SKOV3细胞12、24小时后的细胞形态,并进行18F-FDG细胞结合实验,计算细胞结合率。(4)计算不同浓度(分别为100、250、500、1000nmol/L)紫杉醇200μL作用SKOV3细胞12、24小时后18F-FDG细胞结合抑制率。18F-FDG细胞结合抑制率=(对照组细胞结合率-实验组细胞结合率)/对照组细胞结合率。结果:(1)从100~1000nmol/L,不同浓度紫杉醇10μL作用SKOV3细胞,分别作用SKOV3细胞12、24、36、48、60及72小时。同一时间点,细胞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S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961、0.937、0.934、0.856、0.824,P值均为0.000;同一浓度紫杉醇,细胞抑制率与时间呈正相关,S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0.982、0.960、0.966,P值均为0.000。(2)24小时后,与对照组比较,100nmol/L组细胞体积稍大,形态稍变圆,250nmol/L、500nmol/L及1000nmol/L组,细胞形态变圆,体积轻度增大,贴壁细胞数目减少。(3)①12小时后,1000nmol/L组与对照组、100nmol/L组比较,18F-FDG细胞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后,250、500nmol/L组之间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86),余组之间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2小时与24小时后,同一时间点,250、500nmol/L组细胞结合抑制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8,0.513),余组之间比较,细胞结合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浓度紫杉醇作用SKOV3细胞,24小时后18F-FDG细胞结合率抑制率大于12小时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对紫杉醇治疗敏感,18F-FDG细胞结合实验可用于早期评价紫杉醇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第三部分18F-FDG细胞结合实验早期评价放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18F-FDG细胞结合实验早期评价放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抑制作用的可行性。方法:(1)MTT检测不同放射剂量(分别为2、6、10Gy)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第一、三、五、七天后细胞增殖抑制率。(2)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放射剂量(分别为0、2、6、10Gy)作用SKOV3细胞第一、三、五、七天后的细胞形态,并进行18F-FDG细胞结合实验,计算细胞结合率。(3)计算不同放射剂量(分别为2、6、10Gy)作用SKOV3细胞第一、三、五、七天后18F-FDG细胞结合抑制率。结果:(1)2Gy、6Gy与10Gy分别作用SKOV3细胞,第一、三、五、七天后,同一时间点,细胞抑制率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S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7,0.846,0.905,0.944, P值均为0.000。6Gy、10Gy照射组,同一放射剂量对细胞的抑制率与时间呈正相关性,S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0.969,P值均为0.000。2Gy照射组,细胞的抑制率与时间无相关性,Spearson相关系数为0.377,P=0.069。(2) 2Gy组细胞在第三、五、七天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形态及数目未见明显变化;6Gy及10Gy组细胞在第三、五、七天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外形不规则,贴壁细胞数目减少,随着时间延长变化越明显。(3)第一天后,2Gy组与6Gy、10Gy组比较,细胞结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三、五天后,6Gy与10Gy组细胞结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七天后,2Gy、6Gy、10Gy组间细胞结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第一、三、五、七天后,同一时间点细胞结合抑制率与放射剂量都呈正相关,S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0.768、0.787、0.944, P值均为0.000。6Gy、10Gy照射时,同一放射剂量,细胞结合抑制率与时间呈正相关,S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1、0.940,P值均为0.000。2Gy照射组,细胞结合抑制率与时间无相关性,S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5,P=0.099。第一、三、五天后,同一时间点,6Gy组与10Gy组细胞结合抑制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33、0.459、0.225)。第七天后2Gy、6Gy、10Gy组间细胞结合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对放射治疗敏感,18F-FDG细胞结合实验可用于早期评价放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