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业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汽车产业结构中,金融服务环节对于优化汽车产业结构,方便消费者购车,缩短汽车企业资金周转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汽车工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汽车金融服务业日益成为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但是,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还非常大,直接表现是相关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导致交易费用过大。这和我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是不相适应的。在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开放了汽车金融服务环节,允许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内开展相关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传统汽车信贷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如何面对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挑战,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到底如何健康发展,这是本课题力图来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汽车金融产业发展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加实践的结合,来找出我国发展汽车金融的问题和差距所在。通过优劣势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金融机构在中国这个特殊市场上的优劣情况,从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课题研究的结论是,在中国这个复杂的市场上,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特定的政策环境,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两者目前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竞争与合作是主旋律,甚至合作要大于竞争。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在全面分析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现状,国内外汽车金融机构优劣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业提出了策略建议。提出了各重要市场参与主体进行合作的若干新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低成本战略实施的分析,探索一个适合中国航空业发展的模式。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典型个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因素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在对
产融结合就是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直接融合,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中链接各个部门的纽带,双方结构升级优化互相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产融结合,获取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改革发展。但是当金融市场发展速度过快或产业发展较慢,造成二者地位失衡时,便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演变为经济危机。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作为面向南亚
学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泡沫经济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我国目前正在一条“动态无效”的增长路径上向“动态有效”转化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开放,遭受外部冲击的压力将加大,我国出现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