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介质中热流对金属腐蚀行为与缓蚀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交换过程和换热装置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流程和设备,其中金属传热面往往会遭受严重的腐蚀。金属腐蚀一直是换热器运行中的巨大挑战。传热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存在热边界层,传热界面的热边界层内存在显著温差即热场,将导致热量穿越金属/流体介质界面传导。热场的存在可能影响金属的腐蚀行为,改变金属腐蚀机制,同时热场可能对缓蚀剂的吸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研究传热作用下金属腐蚀行为和缓蚀剂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研究中难以获得金属表面温度分布、流速分布、热边界层等参数,因此难以同时实现对界面温度、热边界层状态和热流等实验条件的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工作构建了传热腐蚀测试系统,通过COMSOL模拟软件对传热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来精确控制实验参数,从而凸显传热界面热流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方法、失重测试、接触角测试以及微观分析方法,在0.5 M H2SO4介质中研究了热流的大小和方向对金属(5052Al、Q235钢)腐蚀行为及缓蚀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硫脲和十二胺)作用效果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非沸腾介质中的双循环双电解池传热腐蚀测试系统,实现了传热界面温度(TM)和热流密度(q)的控制,并能进行电化学测试和失重测试。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该系统的传热过程,确定了不同传热条件下的流速分布、热边界层厚度、金属表面温度分布等传热状态参数。在传热腐蚀测试系统中实现了流体流量、热边界层厚度、金属表面温度、热流大小和方向的控制,从而可在控制的传热状态下研究热流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为研究热流对金属腐蚀行为影响及相关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2)采用自制传热腐蚀测试系统,研究了热流大小和方向对5052Al合金和Q235钢在0.5 M H2SO4介质中腐蚀行为的影响。控制5052Al合金表面温度恒定在50°C,改变热流密度q(-22.28~22.54 k W/m~2),电化学和失重数据表明热流主要影响阳极过程,与热平衡条件(无热流,q=0)相比,正热流(从金属到测试溶液的热流,q>0)存在时腐蚀速率明显减小,负热流(从测试溶液到金属的热流,q<0)存在时腐蚀速率加快,|q|越大对腐蚀速率影响越明显。控制Q235钢表面温度为46°C,改变q(-22.08~22.21 k W/m~2),得到的规律与上面一致,但对腐蚀速率影响更明显。研究发现腐蚀速率(icorr)与q之间存在指数关系,热流通过影响金属在腐蚀介质中的反应速率常数以及金属表面膜的状态来影响金属的腐蚀行为。(3)采用自制传热腐蚀测试系统,研究了0.5 M H2SO4介质中热流对不同类型缓蚀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吸热型缓蚀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HDPB)主要抑制5052Al合金的阴极过程,热流影响了5052Al合金的电荷转移过程和表面膜状态。与热平衡条件下相比,正热流条件下HDPB的缓蚀效率(η)明显提升,负热流条件下η下降,且|q|值越大η变化越大。对于放热型缓蚀剂硫脲和十二胺,硫脲主要抑制Q235钢的阴极过程,十二胺对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都有抑制。电化学和失重数据表明,对于放热型缓蚀剂,与热平衡条件相比,正热流存在时缓蚀剂的η下降,负热流存在时η升高。q与不同类型缓蚀剂的吸附平衡常数(K)存在指数关系,热流通过影响K来影响缓蚀剂的作用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中晚期肝癌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仍存在栓塞不彻底以及栓塞后残余肿瘤血管新生增加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治疗的预后。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选择性阻断VEGF/VEGFR通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并且我们前期研究中证实了其在缺氧环境下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相比于常氧环境更为显著。同时,Calli Spheres微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载药栓塞剂,具有栓塞效果好、载药速度快、载药量大、
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许多学者进行考虑强度的拓扑优化研究工作提升结构的强度性能,试图解决工程结构的强度失效问题。另外,工程结构中的破损安全性问题使得设计结构的鲁棒性受到关注。传统拓扑优化方法以最少的材料设计出高性能结构,该结构由于载荷传递路径单一,在遭受局部破损后极易丧失承载能力。因此,破损安全性最近被一些学者引入到连续体拓扑优化设计中。本文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Bidirectional E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数以亿计的海量通信连接、爆炸式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和雨后春笋般的应用与服务引发了无线频谱资源匮乏、高频通信覆盖受限和移动设备电能紧缺等问题,为未来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围绕“新频谱、广覆盖、长续航”,通过有机融合传统无线射频通信技术与新型可见光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无线信能同传的高效、高可靠性的可见光/射频混合协作中继通信方法。为了在可见光源与远距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功能材料已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通常材料出现高介电常数(ε’>10~3)的物理现象被称作巨介电效应。巨介电效应对于存储器件、振荡器、波导光隔离器和移相器等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发展具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作为基础多功能材料之一的稀土石榴石型铁氧体(Re3Fe5O12)陶瓷材料,常常在一定温度和频率范围表现出巨介电效应。因此本论文选择石榴石型铁氧体为研究对象,围绕着寻找到新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微环境干预措施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局部受压皮肤温度、湿度和术中压伤发生率的影响,探究不同干预措施对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干预特点和干预效应,为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伤预防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抽取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102例,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34例),干预组包括
加工质量是制造过程的核心需求,误差补偿是一种高效提升零件加工质量的方式。基于零件测量数据的误差补偿方法,是误差补偿工作的重要分支。目前,基于零件测量数据的误差补偿研究,主要通过三坐标测量机获取零件表面数据,但该方法无法快速、在线获取零件误差;并且现有研究,主要基于逆向工程与CAM系统,重新生成补偿后的零件模型与加工代码,补偿流程繁琐,难以在车间批量加工场景下应用。面向批量加工场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目的分析了解2004年以来深圳市儿童感染性眼内炎临床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0日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病区收治的儿童病例(12例12只眼)。了解临床发病特点、手术方法、感染源与抗生素敏感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患儿年龄9个月~14岁,平均年龄6.79岁。治疗后眼内炎痊愈。随访
会议
人眼虹膜具有唯一性、持久性与高辨别性的特点,虹膜验证是基于该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方法,适合各种安全场合的身份验证场景。然而虹膜图像在真实复杂环境中受到反光、遮挡、虹膜形变等因素的干扰,给虹膜的特征提取带来了困难,降低了虹膜验证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度量学习的虹膜验证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虹膜外接矩形图的虹膜特征提取策略,并以此提出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虹膜验证方法,
适应性免疫功能失调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其中CD4+辅助性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是该过程的两个关键参与者。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在促炎的CD4+辅助T细胞和抗炎的CD4+Tregs上均有表达,ICOS信号在不同疾病中的整体作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发现ICOS的表达水平在COPD病人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Tregs中均升高,且
半球谐振陀螺作为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中惯导系统的核心器件,对战术武器的飞行精度和姿态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其制造过程中半球谐振子金属化镀膜至关重要,但薄膜应力对谐振子Q值影响较大,直接决定着半球谐振陀螺的最终性能。本文从半球谐振陀螺的发展、工作原理出发,结合镀膜工艺的介绍与比较、残余应力的成因与计算,围绕薄膜沉积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薄膜应力的影响展开研究,介绍了Stoney公式法与XRD法,最终选定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