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风险因素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DR(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PPV(pars plana vitrectomy,玻璃体切割术)术后发生NVG(neovascular glaucoma,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7月-2020年9月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确诊为PDR并初次行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连续患者病历资料。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总计纳入研究151例患者169眼。根据术后是否发生NVG分为NVG组和非NVG组,NVG的诊断标准为虹膜和/或房角明确可见新生血管且眼内压>21mm Hg。所有患者均行23G PPV手术,术后随访不少于12个月。纳入的研究因素有: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注射、空腹血糖值、Hb Alc(glycated hemoglobin,糖化血红蛋白)、外周血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NLR(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HR(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PLR(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基线BCVA(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最佳矫正视力)、术前眼内压、术前虹膜新生血管、对侧眼NVG、术前玻璃体积血、术前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术前抗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术中联合白内障手术、术中视网膜光凝数量、术中玻璃体腔填充(灌注液/硅油/C2F6气体)、术中抗VEGF治疗。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向步进法找出与PDR行23G玻切术后NV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PDR行PPV术后发生NVG的累积风险比值;T检验分别比较NVG组和非NVG组患者的终末视力相较于基线的变化。结果:169眼中有30眼术后发生NVG(17.8%),从PPV开始至发生NVG的平均时间为(6.27±4.01)个月(1~17个月),在术后第3、6、12个月发生NVG的累积风险比分别为4.8%、12.6%、18.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示基线BCVA(OR=3.091,95%CI:1.209-7.898,P=0.018)较差、术前虹膜新生血管(OR=7.708;95%CI:1.295-47.080,P=0.025),对侧眼NVG(OR=22.188;95%CI:1.568-313.990,P=0.022)是术后NVG发生的危险因素;术中视网膜光凝数量(OR=0.773;95%CI:0.668-0.895,P=0.001)更多(每增加100发NVG的危险值降低0.773倍)是术后NVG发生的保护性因素。NVG组基线BCVA(Log MAR)为1.83±0.60,终末BCVA(Log MAR)为1.96±0.83,视力变化未见明显差异(P=0.49);非NVG组基线BCVA(Log MAR)为1.58±0.58,终末BCVA(Log MAR)为0.79±0.65,相比于基线视力有显著提高(P<0.0001)。结论:PDR玻切术后NVG的发生率为17.8%,在术后第3、6、12个月发生NVG的累积风险比分别为4.8%、12.6%、18.1%。发生NVG的患者最终视力并未优于基线视力。基线BCVA较差、术前存在虹膜新生血管或对侧眼发生NVG的患者在PPV术后更倾向于发生NVG,而更多的术中激光是术后NVG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开腹与腹腔镜辅助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Perforation of duodenal ulcer)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发生率高的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评价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以期对临床医生在进行术式选择及术后处理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氩气刀与干扰素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 IN)患者的治愈率、病变持续率、进展率、复发率及安全性,评估氩气刀治疗阴道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指导临床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治疗的阴道上皮内瘤变Ⅰ级(40例)及Ⅱ级(20例)病患共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药物治疗组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发现时都为晚期且存在盆腹腔广泛转移。目前晚期卵巢癌经典的治疗方式是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含铂类药物的术后化疗。尽管大多数患者对初期治疗敏感,后续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术后残余瘤大小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由于能增加肿瘤切净率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目前认为其可以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术前缩小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子痫前期可以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和多脏器损伤等,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妊娠妇女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学者认为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原因是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异常和胎盘血管的重铸障碍。近年来研究表明胎盘滋养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增加对螺旋动脉的重塑有利,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导致的胎盘浅着床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多种分子参与
学位
背景和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脊髓神经细胞死亡,从而造成轴突断裂以及神经脱髓鞘反应,最终结果使神经功能传导受阻、机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造成严重伤害和极大负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在S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
学位
研究目的:研究YAG激光治疗PVD型飞蚊症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诊断为PVD型的飞蚊症患者,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及治疗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YAG激光治疗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无干预措施)。纳入研究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激光次数、患者自诉“飞蚊”形态(点状为主、线状为主或片状为主)及“
学位
膀胱癌属于泌尿生殖系统恶性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分别位于男性发病率的第4位,女性发病率的第11位。吸烟是导致膀胱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暴露因素。膀胱癌根据其局部浸润程度可分为肌肉浸润性膀胱癌(MIBC)和非肌肉浸润性(NMIBC),而MIBC比较常见且多为乳头状。临床上治疗膀胱癌常采取膀胱癌切除术和卡介苗联合治疗,但仍具有预后不良和术后并发症严重等问题,因此寻找膀胱癌新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背景与目的: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子宫内膜接受态的建立是胚胎成功植入的关键,其功能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一般以增生期、分泌期以及月经期为一个循环,子宫内膜处于分泌中晚期时接受态最高。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阶段特异性表达由多种因素参与调控,包括离子通道、蛋白糖基化修饰及黏附分子等。电压门控Na+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V
学位
研究背景:中心法则提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DNA转录成RNA,RNA经过翻译成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在这个过程中,遗传信息还完成了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即RNA的转运出核。基因表达调控是一个十分精确又保守的过程:主要分为转录调控、RNA加工、RNA转运、翻译调控和蛋白质降解。其中RNA的转运出核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RNA转运出核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如肿瘤的侵袭和迁移、神经退行
学位
目的:根据视网膜疾病患者532nm氩离子视网膜激光术后主观问卷和客观检查的观察,探讨视网膜疾病激光术后眼表状态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1年6月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诊断为视网膜疾病并进行532nm氩离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患者,根据眼底疾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诊断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