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的演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首先探讨《孟子》文本中“良知”的逻辑演进。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通过与告子论辩等一系列方法来说明人人皆具的本善之性是天生固有的。性由心显,本善之性通过仁义礼智之心显现出来,是为“良心”。人生来即有对“良心”的直觉与肯认,是为“良知”。孟子通过对“见孺子将入于井”、“齐宣王不忍之心”情境的描述,让人亲身体证这种“良知”的存在,它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就在人的当下“不忍”之中。第二章主要阐述孟子学说及其“良知”思想在汉唐的境遇。汉代,孟子学受到冷落。在孔孟之学不传的千年之后的唐代,韩愈、李翱通过吸收佛老之学,在儒家原始经典之中寻找安身立命的依据,尤以李翱的“性善情恶”论最为著名。这是宋代理学家们探讨的心、性、情问题之先声。第三、四、五章主要探讨“良知”思想在宋代发展的两种端向。在《孟子》中的“知”,是一种天生的道德直觉,是“尽心知性知天”的“知”。这一点,明道、五峰、象山都是承继孟子而来的。朱子则异于此,他将《大学》“格物致知”的“知”与《孟子》“良知”之“知”混同起来,并用“以此知彼”的主客对待模式来理解“知”。很明显,这是与《孟子》原意不相合的,也与明道、象山之大宗相异,它是对“良知”理解的歧出。朱子从理性思维出发,“心具众理而应万物”,心是认知主体,理是认知客体。这样,“良知”就包含了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德性与知识等之间的关系,正是存在着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紧张,才推动了“良知”思想向理论深处发展。其中,第三章讨论明道“仁体一本论”对孟子“良知”思想的发展,仁体包括三种内涵:仁体本性是生生不息的、仁体可以自觉、识仁是一种“本体即功夫”的方式。第四章着重讨论朱子对“良知”理解的歧出。分别表现在对“知觉”的理解、对心性情关系的理解、对已发未发与察识涵养的理解上,明显地表现出与明道、上蔡、五峰等人的不同。第五章主要讨论象山对孟子“良知”思想的继承,并探讨了他和朱子对“良知”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良知”思想正是通过以上几个时代思想家的精彩诠释,才显现出其本有的发展路向。这些理论阐释的深入与细化,为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提出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石。因此,结语部分则简略地讨论了王阳明对“良知”两种发展端向的总结,并将良知作为本体,涵摄人的自然质性一切的表现形式。它同时为牟宗三“良知坎陷”学说的提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科大出血治疗中的技术操作成功率、安全性、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科方法治疗无效的产后大出血者临床资料65例,其中,行超选
目的了解眼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探讨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眼科住院且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伦敦奥运会前世界田径实力演变:美国队独步世界田坛的局面正在逐渐被瓦解,其领先优势也日渐缩小;俄罗斯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为适应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需要,特别是适应这一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需要,解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以提供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对外汉语教材需求量日益增加,大量的汉语教材面市,但质量并不乐观,教材问题已成为制约对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目前我国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的现状;得知在现阶段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存在的问题有:社会问题——教学条件不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
目前,在我国一些小学里面,大部分的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音乐这一学科,甚至在一些发达城市的小学里,音乐已经成为该学校的特色。本文论述一个合格音乐教师应该如何上好一节小学
从视觉营销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服装品牌终端视觉形象的重要意义及其在视觉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服装品牌终端视觉形象因素分为展示设计硬装修和软性因素两大类别。在此基础
<正>目的调节宿主天然免疫应答打破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如Toll样受体7(TLR7)激活剂,对于慢性HBV感染治疗有良好的应用情景。本研究主要探讨TLR7活化抑制HBV复制的效应及其机
会议
本文主要阐述了手枪射击存在主要问题和训练方法,为手枪的射击训练提供了参考。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main problems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pistol shoo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