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控制机制探讨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ongx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理论中把人力资本称作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有别于物质形态的资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有组织、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够形成。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也最活跃,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所以职业教育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以往的“单位人”已经变成并会继续作为“社会人”,其结果是私人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动力和义务必然大幅度地转移到社会,现实要求我国政府及整个公共组织必须承担起整体推进职业教育的重任。可喜的是,职业教育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正受到我国政府和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使职业教育的运行更好地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使培养出的职业人才能更好地满足变化的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控制机制”,分别从前馈控制机制、过程控制机制、反馈控制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原创性的探索,创新性地构建出前馈控制世制方案、过程控制机制方案、反馈控制机制方案。在前馈控制中,为了事先作好教学筹划的相关工作,构建了包含涉取社会力量、收集信息、预测市场等方面的运作方案;在过程控制中,为了因材施教、对学员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加工”,针对职业指导,独创性地提出了“筛分养成”理论;在反馈控制中,为了更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的结果并更有效地校正前馈控制和过程控制,设计出由四个一级指数、若干二级指数构成的量化指标“职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并对就业质量、就业适应性两项指数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有加权系数的参考方案(量表)。   在控制机制方案的基础上,整合出宏观、中观、微观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建议政府通过立法、政策制定甚至直接管理,组织、协调、激励公民社会及其中的第三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合作,依托统一的、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系统、全面、高效地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人才,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其他文献
本文对选调生培养和使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能否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归根到底取决于优秀年轻干部的健
目前,各地基本形成了以标准工时制度为主体,特殊工时制度为补充的企业工时管理模式。行政部门的特殊工时审批制度是保证特殊工时实施的重要保证,是约束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的
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也即政府“做什么”,它反映着政府活动的基本方面。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机构,是联系“三农
农村学校校长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素质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学校校长培训的理念、培训的内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