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数学语言与人们的生活和教育都密切相关。在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数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数学语言作为幼儿数学教育和师幼、幼幼“数学交流”的重要载体与核心工具,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数学语言在数学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具有精确化、形式化、科学化、抽象化、符号化、简约化等数学学科的特质。而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幼儿教师使用的数学语言并非纯粹是高度精确化、形式化的数学专业语言,它在形式上更贴近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具体化、通俗化的数学专业语言与抽象化、数学化的自然语言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体现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与游戏化的数学语言。幼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语言的合理运用能够促进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引导幼儿进行准确的“数学交流”与表征;激发幼儿数学探究的兴趣并且启发幼儿的数学思维,因此幼儿教师是否能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的运用数学语言,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据此,本研究聚焦中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以幼儿教师数学语言的内涵为理论基础,以自拟的教师数学语言观察记录表和访谈提纲为研究工具,旨在揭示中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然表现,分析现实场域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主要特征与不足,深入探讨影响中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实然表现的因素,尝试为提升幼儿教师的数学领域教学知识,改善中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提供借鉴。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8名中班幼儿教师的8个数学教学活动为观察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首先,本研究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幼儿教师数学语言的精确性、逻辑性、简洁性和形象性4个基本特征,并基于聚焦口述文字形式的数学语言概念和幼儿教师数学语言的操作性定义,对幼儿教师数学语言进行了更深入的编码分类,依据幼儿教师数学语言的语言功能,将幼儿教师数学语言进一步概括为提问性数学语言、讲授性数学语言、指示性数学语言、接纳性数学语言和回应性数学语言5种编码类型。其次,本研究通过录像观察、文本转录分析和访谈等方法揭示了8个中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的实然表现并从数量和不同类型两个方面分析了中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现状,本研究不仅统计了中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总体数量也对不同数学教学情境和不同数学教龄段中幼儿教师使用的数学语言数量进行了比较,还结合具体案例对中班幼儿教师使用不同类型数学语言的主要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本研究依据对中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整体描述和表现分析,结合现实场域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具体案例,从整体归纳的角度讨论了中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主要特征与不足,分析了中班幼儿教师是否有效合理的运用数学语言以及幼儿教师数学语言的表达存在怎样的问题。最后,本研究基于对8位中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现实表现、主要特征与不足的分析,结合对中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使用现状的影响因素讨论,进一步探讨提升幼儿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行为路径,并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幼儿教师数学语言的教育建议。综合以上研究,本研究得到以下发现:1.幼儿教师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逻辑性、简洁性和形象性四个基本特征。2.观察发现,中班幼儿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多种类型数学语言交叉并用;提问性数学语言突出逻辑性;讲授性数学语言强调生动形象性;指示性数学语言注重用词简洁性。3.数学教学活动中,中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表达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四点:数学语言总使用量少,类型倾向严重;讲授性数学语言具有任意性;提问性数学语言带有模糊性;教师数学语言的话语权过强,幼儿独立思考时间不足。4.影响中班幼儿教师数学语言实然表现的因素可以概括为教师自身因素和幼儿园环境因素:教师自身因素是指教师的数学教学信念以及教师的数学领域教学知识;幼儿园环境因素包括园所文化、园本培训和物质条件。综合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夯实数学领域教学的专业培训和创设注重“数学交流”的园所环境两个方面的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