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制定了若干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在社会各界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基础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农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农村文化的整体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品种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制约因素的对策和思路的办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新农村文化的进步反映着新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新农村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新时代农民的全面发展,发展和繁荣新农村文化,是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农村小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不可忽略的社会工程。
其他文献
2007年4月份以来,天津市国资委党委在全系统开展了企业党组织能力建设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涉及到机电、中环电子、一轻、二轻、纺织、渤化、冶金、汽车、医药等9个集团公司和钢管、钢铁、天铁等3个实体集团及所属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发展型企业。调研采取了问卷、座谈、深入企业调查和专题研讨等形式,分别召开了集团公司组织部长、企业专职党委书记、企业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三个层面的座谈会,深入到各集团推荐的近10家企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