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的南京市村镇空间演化初探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镇发展经历了数度变迁。2000年以来,随着对城乡二元体系的越来越清楚的认识与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政策也频繁出台相应改革措施,由农业税收改革到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力度与深度持续升级。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一直以来,其过高的首位度始终影响着市域城镇发展及集聚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市域政策调控、内生及外向经济发展以及城乡统筹格局转变的基础上,村镇空间格局得以持续转变,而城乡关系也由对立向融合转型。  本文即以南京市村镇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基础、经济、建设三大属性因子的不同阶段变化情况,把握内在机制及演化规律;分城镇-乡村双线研究其相互关系,探究其关联属性的演进趋势,从而为镇、村层级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村镇空间及其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村镇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和总结,并确定自身研究框架。其次,对2000年以来南京市村镇空间演化背景进行挖掘,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四章节为本文的核心章节,前者在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各项因子的研究,依循“单因子-主因子-聚类分析”的步骤对其阶段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逐一解析;后者在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演化特征和轨迹进行研究,并在对城镇-乡村空间进行横向关联分析的基础上解释空间的城市、乡村属性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影响南京市村镇空间发展的动因和机制。最后再对村镇空间今后发展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城市竞争的兴起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众多城市的重要工作,面对这一铺天盖地的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地日渐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调整,一些具有沧桑历史的工业逐渐减产甚至停产,有些工业搬离了记录着城市成长发展的轨迹的市区中心地带。本文以旧工
学位
从环境质量角度,建筑空间质量的优劣包括两个方面,即,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和保持人与自然的接触.《建筑空间之"拟自然"环境创造--"拟自然"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一文,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我国严寒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