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盈利悖论分析——基于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的数据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内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权重也越来越大。2000年入世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的第三产业也创造了难得的技术积累和借鉴的机会。作为金融核心的银行业同样也面临此次挑战和机遇。根据WTO确定的入华时间表,多家外资银行已经在中国采取一系列进入决策,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愈来愈剧烈。 本文从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动因着手,以FDI、国际贸易量、外资银行在华分行数量和代表处数量作为分析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中资银行的盈利状况。在研究中资银行盈利状况方面,本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等分析工具加以阐述。经计算和推理,本文得出外资银行进入后中资银行的“盈利悖论说”,即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的竞争压力非但没有造成中资银行的利润减低,反而使得中资银行的盈利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分析“盈利悖论说”方面,本文采用了市场集中率的计算方法,结合相应的计算图表从规模经济优势这一角度加以阐述。最后得出悖论原因,即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放宽、股份制银行有效的资金利用率和市场拓展能力为“盈利悖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原因支持;同时,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现代化的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也给我国股份制银行带来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费用的降低。 本选题在如何全面认识外资银行入华动因,如何正确的理解金融开放,如何应对银行业市场可能的冲击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以外资银行进入前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为主要的分析依据,从最基本、最直接的数据来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为防止外资银行进入的消极影响,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提出指导性建议。 本文的三、四、五部分为主体部分。第三部分主要以分析外资银行的进入动因为主: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后中资银行的盈利状况以及诠释盈利增加的原因。第五部分总结三、四部分的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的迅速发展,这种新的就业方式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此考察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机理,探索发展非正规就业的道路,对于化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介绍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起源开始,确定了本文研究非正规就业的概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一生中写过两部重要著作,一部是《道德情操论》(1759),另一部是《国富论》(1776)。在斯密去世后的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
通过对鞍钢新轧第一炼钢厂影响方坯拉矫机使用寿命因素的调查分析,找到了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拉矫机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