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的健身意识也逐渐觉醒。自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群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各种健身活动,其中广场舞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年来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在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等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噪音污染、场地纠纷等,而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社区的和谐发展和文明建设。场地纠纷等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场地基础设施的缺乏,社区公共空间利用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社区由多个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组成,广场舞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空间与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交叉协调不善的问题。因此,怎样协调好社区空间的结构是当前应该重视的问题,社区空间的合理重构对广场舞的开展、和谐社区的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场舞开展状况,广场舞的公共空间属性、功能,广场舞出现的主要矛盾及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广场舞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女性居多。近年来,男性参与人数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武舞、交际舞、华尔兹等项目中。广场舞的活动内容丰富,可供选择较多。广场舞能有效的释放生活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但总体活动场地不足。结论二:广场舞自开展以来就是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而存在,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公开性、多样性等公共空间特征。广场舞既属于公共空间范畴,又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为广场舞提供活动平台,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广场舞活动具有整合社区文化、完成信息传播、促进社会交往和促进参与者达到娱乐健身的功能。结论三:现阶段广场舞活动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音控上不达标、活动空间不足、组织管理不善,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对广场舞活动宣传不到位等。结论四:利用公共空间理论针对广场舞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应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参与者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合理利用科学降噪设备,减轻噪音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新小区建设要预留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旧小区应在不侵犯私人空间的前提条件下,开拓新的公共空间,无偿或低价开放部分学校操场等供大众使用。对现有空间进行错时规划,通过错时错项开展,加大公共空间利用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引导,扩大宣传,培养专业人员对广场舞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组织广场舞培训活动;加强广场舞活动规范,并以广场舞为纽带,合理利用公共空间平台,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参与者的多维交往,建设和谐、文明的社区文化;吸收和融合地区文化,结合当地的风俗特点,丰富广场舞自身内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