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u54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1.归纳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早中晚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象;揭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分期之间的症候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   2.揭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分期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演变规律。   3.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西医学检验指标的相关性,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客观量化指标,并以期揭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证型的病理基础。   研究方法   1.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对2009年3月到201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及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侧重按其不同分期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舌脉象及中医证候学调查。   2.中医辨证分型定为湿热发黄,瘀热发黄,气虚瘀黄,阴虚瘀黄,阳虚瘀黄5个中医证型。   3.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与四分位数描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差异。   结果   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舌脉象包括:面目黄如桔皮,尿黄,口苦,口干,口渴喜饮,厌食油腻,面色晦暗,朱砂掌,红痣或蟹纹等;舌象为舌红,舌老,苔黄,苔厚,苔腻;脉象为弦、沉、数、实、滑。中晚期主要症状体征及舌脉象包括:面目黄如烟熏,面色晦暗,朱砂掌,红痣或蟹纹,肌衄,口渴少饮,鼻齿衄,乏力,腹胀,纳差,尿黄,手足心热;舌象为舌红,舌暗红,舌老,苔薄;脉象为细、数、沉、涩、弦。   2.湿热发黄,瘀热发黄,气虚瘀黄,阴虚瘀黄等4个证型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主要证型,而阳虚瘀黄证型较少。   3.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证型为湿热发黄证及瘀热发黄证,而中晚期的主要证型为阴虚瘀黄证,气虚瘀黄证。   4.RBC及PLT的均数变化趋势是气虚瘀黄证组>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阴虚瘀黄证组,HGB的均数变化趋势是瘀热发黄证组>湿热发黄证组>气虚瘀黄证组>阴虚瘀黄证组,WBC的均数变化趋势是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阴虚瘀黄证组>气虚瘀黄证组;RBC、WBC、PLT在各证型之间不完全相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虚瘀黄证HGB低于湿热发黄证及瘀热发黄证,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证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各证型间PT及PTINR的趋势是阴虚瘀黄组>气虚瘀黄组>瘀热发黄组>湿热发黄组,FIB,PTA及AFP的趋势则与以上次序相反;两两比较显示PT、PTINR及PTA的均数水平各组间比较除瘀热发黄与气虚瘀黄之间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均数水平在阴虚瘀黄证组与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及气虚瘀黄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均数差异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湿热发黄证组与气虚瘀黄证组及阴虚瘀黄证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6.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各证型间TB及IB的趋势均是阴虚瘀黄组>瘀热发黄组>湿热发黄组>气虚瘀黄组,DB的趋势是阴虚瘀黄组>湿热发黄组>瘀热发黄组>气虚瘀黄组;两两比较显示阴虚瘀黄证组TB,IB均高于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等三组,DB高于气虚瘀黄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证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各证型间ALT、AST及HBVDNA的趋势均是湿热发黄组>气虚瘀黄组>瘀热发黄组>阴虚瘀黄组;两两比较显示ALT、AST、HBVDNA定量水平在湿热发黄证与气虚瘀黄证及阴虚瘀黄证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ST在瘀热发黄证与气虚瘀黄证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证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与其西医学分期之间的关系:肝胆湿热,瘀血阻络,气阴亏虚等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基本病机,贯穿整个病程。湿热发黄,瘀热发黄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湿热未尽、瘀血内停及气阴亏虚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晚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病性多实,中晚期病性多虚。   2.本研究的辨证分型方案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分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清下消补四法二步治疗方案切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因病机及其转化规律。   3.RBC、HGB、PLT、PTA、Fib的减少或降低可以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阴虚瘀黄证的客观指标。   4.WBC、AST、ALT、HBVDNA升高可以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湿热发黄的客观指标之一。   5.气虚瘀黄证及阴虚瘀黄证的病变程度多重于湿热发黄证和瘀热发黄证。
其他文献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多属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导致供应脑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
出口货物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退关退运的情形十分常见,但出口企业应如何进行核算,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与分歧,特别是对出口企业已办理退(免)税之后又发生跨年度退关退运的,将直接影响到外销收入与退(免)税额的调整问题。  一、出口货物退关退运的相关政策规定  在实际出口贸易操作中,当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原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
目的:   通过临床运用自拟顺胆和胃汤治疗脾虚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有效的方药。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研究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近端直肠和结肠粘膜,常形成糜烂或溃疡,以反复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同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UC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切,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及免疫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有关,其中包括Th1/Th2细胞表达失衡等机制在内的免疫失调是UC发病
摘 要:市场营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专业课,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多数重分轻能,违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关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究性思维并运用于实践的要求。笔者以多年执教市场营销课程的经验,探索将案例教学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期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法;过程性评价  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
目的:  1.探讨中药润燥灵汤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  2.通过构建SS模型小鼠,探讨中药润燥灵汤对SS模型小鼠Ⅰ型T辅助细胞(Th1)/Ⅱ型T辅助细胞(Th2)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