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油气设施泄漏救援技术研究与控油装置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海洋石油开采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众多钻井平台的建立,海洋管道的数目越来越多。由于海洋环境中除海水外,还有众多的溶解物、海底沉淀物及海洋生物,水下腐蚀环境导致海洋管道破坏事件多发。与此同时,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的不平衡就有可能造成溢流事故。管道破裂和地层裂缝是当今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时常发生的漏油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直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海洋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对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研究目的是应对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引发的漏油事故,应用“水下油气设施泄漏救援技术”迅速有效地控制住并收集漏油,尽可能的避免泄漏油气污染环境,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海洋油气安全开发利用的需求。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海洋石油泄漏事故及应急救援措施等文献资料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水下油气设施泄漏救援技术”的总体方案。首先采用控油装置扣住漏油点以便收集漏油,然后通过带有快速接头的油气转接装置将控油装置与输送装置相连,最终把收集到的漏油连续输送到水面工程船上储存回收。本文首先提出了“水下油气设施泄漏救援技术”的总体方案。发生油气泄漏事故时,泄漏油气的收集采用控油装置结构,控油装置底部与海底土壤形成开式密封,其顶部设置带有阀门的接头,作为回收油气输送的入口,其内部充满动态的高压流体。紧接着,本文对“水下油气设施泄漏救援技术”的核心部分“控油装置”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了保证回收效率及回收率,对控油装置内部流场及其在海底沉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以便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并最终完成其结构设计。通过流场分析,确定装置收集漏油的结构形式;通过分析控油装置在不同刚度土壤表面接触点土体的极限承载力及摩擦力,确定控油装置入泥的沉降量。根据控油装置入泥后的受力状态完成控油装置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为确保控油装置结构强度和刚度等适用于海底工况,对控油装置的各个框架节点、整个结构的应力及关键承载结构进行了强度分析。
其他文献
聚合物材料在与金属对偶件滑动接触时,会在摩擦界面上发生界面迁移,导致在金属对偶件表面形成一层转移膜。转移膜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降低聚合物材料的磨损。研究发现转移膜的形成是由于机械嵌合、物理和化学键合等综合作用使得聚合物在接触的金属表面发生粘附并逐渐扩展,最后形成较均匀完整的转移膜。转移膜在形成与长大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局部脱落和再修复过程,当形成较完整的转移膜后便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实验研究很难动态观察
内部审计对防治腐败和职务犯罪,管控经营风险和经济、高效、合法、合规运营组织和其经营活动,对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内审机构的设立和内部审计工作还面临着
车辆的自动识别技术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车型车牌的自动识别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是解决现代社会中由传统管理方式造成的交通”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而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是中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升综合实践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契机.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筑梦人,我
期刊
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产品的多学科设计要求,使产品设计师面临知识面过于狭窄、知识无法及时更新、设计思维固化等问题,在进行多学科产品创新设计时困难重重。尤其是信号转换系统
本文以全区域覆盖自主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三维数字化环境建立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对环境信息的获取,文中采用光电编码器—三轴罗盘组合定位系统获取环境边界信息
长期以来,牙科领域的诊断等大多以X射线胶片照相为主要手段。但是存储这些胶片不仅需要大量的空间,而且不宜于保存和检索。实现牙科图片的数字化,不仅减少了拍片过程中的繁琐操作,节省了胶片的费用,而且能够增加病情诊断的科学性,提高诊断速度。 本课题开发出了一套牙科图像数字系统,它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主要有牙科图像数字化硬件系统、牙科图像处理模块及牙科病例数据库模块三部分。 牙科图像数字化主
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在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方位移动AGV是一种具有前进、后退、平移、旋转等多功能的自动化运输小车。本
长期以来,铁路车辆因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其走行部故障(特别是突发性故障)一直是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以振动诊断技术为主,对铁路车辆运行信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