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基金会发展模式探讨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到1981年,我国才出现了第一家非营利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就总体而言,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发展数量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来看,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它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绩,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蕴含的强大发展后劲也令世人瞩目。当然,毕竟我国的基金会发展还只是刚刚起步,无论就其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还是内部管理,都还存在着许多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应该说,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基金会,发展历史悠久,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借鉴。通过对美国基金会历史到现实情况的整体了解,并结合对其典型基金会的研究,认识到美国基金会在运作方面存在的优越之处,以及在制度、监督等外部条件上的有力保证,由此,本文试图探究我国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创新,特别是内部治理上应当有哪些改变,制度和社会应当怎样配合,从而尝试为我国非营利基金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要介绍我国非营利基金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了我国基金会的发展背景,总结了我国基金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章集中分析阐述了我国基金会发展的模式,从基金会成立的途径、法律地位、组织结构和管理运作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第三章在前一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影响我国基金会发展模式的相关制约因素作出了分析,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探讨完善和促进我国基金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章概括分析介绍了美国非营利基金会发展情况,从历史、文化、现实等多个层面将美国的情况展现出来,尤其是基金会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等等,以期对我国有所借鉴。第五章集中阐述完善我国非营利基金会发展模式的对策思路。主要是基于对前面问题的分析,并在对美国基金会发展经验进行有益借鉴的基础上,从加强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内部治理、营造良好社会慈善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很多高校开始广泛实施绩效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整体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推动管理创新。本文首先介绍了绩效管理的内涵,进而分析了高校绩效管理在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性,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轮的机械连接,由控制算法折算转向电机驱动转矩并通过电控实现传动比的改变。针对实际转向过程中存在的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等问题,本文中在动
报纸头版往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被看作是报纸的一面旗帜,是办刊理念和报纸导向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故将报纸头版办出特色便成为每一个头版编辑十分重要的任务。那么,
文章通过对宁夏彭阳县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现状调研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认识比较明确;在课程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本文在分析西部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必要性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论述了引导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优化高校人文环境的塑造实现价值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