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的加快,在油画创作中出现了以表现“城市风景”为主旨的都市油画,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进行艺术创作,给中国油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面貌,可以说它是艺术家们对于新的社会现实以及都市状况的观念性表达。面对城市化发展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乡村的“废墟化”、城市的拥挤饱和的现象和生存空间的改变等原因,引起了人们关于生存状态的自我反省,众多艺术家们以此做为切入点,与城市对话,“城市风景”绘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本文的选题由笔者的油画创作所引出,对于城市化发展,景观设施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幢幢玻璃幕墙大楼的兴起,它是对现实城市的一个镜像的映照,但这个镜像并没有呈现出城市的客观性,而是反射出了另外一种面貌——扭曲的城市,城市镜像形成的客观物质扭曲正好和都市人群的主观心里相对应,本人的油画就是基于此点而创作的。通过对中国都市油画的背景分析及对城市化的研究,探究了“城市风景”绘画的发展原因,并对这一题材绘画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同时,选取了“城市风景”绘画中三位非常优秀的青年画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杜海军的作品以城市中楼房建筑为题材,以“窗”为视角直面人们在一栋栋建筑中貌似被困住的冰冷压抑感;另一位画家冯大康则将拆迁后的危楼安插在了超现实的背景中,用残破引起人们对于城市变迁和发展问题的关注,等等。阐释了“城市风景”绘画的现实意义,更直观、透彻的反应了中国城市化的现实,并且拓宽了都市油画的创作视角。艺术家开始对社会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和对此题材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