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20世纪30年代初兴起的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虽然它仅存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却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本文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兴起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冯玉祥、胡汉民、方振武等国民党要员在抗日同盟军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的帮助,另外,本文还对蒋介石以及苏联等方面对抗日同盟军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现状、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兴起的历史背景,包括日本侵华政策的由来、国民党方面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以及广大爱国将士们奋起反抗日寇侵略的英勇表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详细论述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兴起的原因,笔者从察哈尔地区的概况入手,先对抗日同盟军在察哈尔地区建立的主要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从多方面详细阐述抗日同盟军兴起的原因,包括冯玉祥及其旧部将领积极地筹备建立抗日同盟军,胡汉民、方振武等国民党要员的努力,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冯玉祥组建同盟军过程中的帮助,这些是同盟军成功组建的主要动力,另外,文章还从反面进行了介绍,包括蒋介石对抗日同盟军的阻挠以及苏联和欧美国家的态度,目的就是力求将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相结合,多角度地阐述抗日同盟军兴起的真正原因。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所在,就是对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兴起做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包括积极意义与不足之处两方面。积极意义主要有:抗日同盟军的兴起反应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愿望,也是国内各种力量紧密团结,共同抗日的一次成功合作,更重要的是,抗日同盟军的兴起带动了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当中;不足之处主要是:抗日同盟军是冯玉祥及一些爱国将领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属于局部抗战的范畴,并且与国民党的政策相违背,它是由许多派别不同的武装力量所组成,鱼龙混杂,许多将领之间还存在严重矛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同盟军兴起的过程中执行“左”倾政策,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同盟军日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同盟军从建立起就严重缺乏资金支持,这也是同盟军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抗日同盟军的产生背景及兴起原因,对于冯玉祥、吉鸿昌等爱国将领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同时也提出在当今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继续发扬他们那种不畏困难,舍身为国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