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然而,日益蔓延的信用缺失现象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当我们深入认真地分析各种失信现象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于各类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中的失信问题都与各级政府的信用缺失有着挥之不去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政府信用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政以信”不仅是政府角色转变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面对我国政府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失信的现状,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政府信用的各方面效应,更要努力探究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政府失信的政策措施。 本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谋篇布局,除导论外,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综合考察了当前国内外政府信用的研究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和存在的困难。第二部分,信用与政府信用。分析了信用与政府信用的涵义和特征,对政府信用进行了分类,从历史的角度对政府信用进行了溯源。第三部分,政府信用的效用分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分析了政府信用的社会效应。第四部分,政府信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归纳了我国政府中存在的种种失信现象,分析了产生政府失信的原因。第五部分,重建政府信用的途径选择。从行政人员个体、政府自身、制度创新等三个层面提出构建我国政府信用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来分析政府信用问题;既从历史上追溯了政府信用的理论根源,又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政府信用的效应,深刻地剖析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其制度根源;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建构的制度创新的思路和途径,且这些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