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浮床净化污染水体中氮磷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氮、磷从水体中去除是防止地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地表水修复的迫切任务。人工浮床通过由植物、微生物及水生动物所构成的系统去除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地表水生态修复技术,人工浮床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选取芦苇、水稻、美人蕉、菖蒲作为供试植物,比较四种植物净化氮、磷的能力及影响因素,获得了适合在东北地区应用的优势浮床植物,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芦苇、水稻、美人蕉和菖蒲对N、P均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HRT=10d时,4种植物对N、P的去除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每个周期初始阶段不同植物对N、P的去除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美人蕉和芦苇去除N、P能力明显高于水稻和菖蒲。2.野外原位试验中,4种植物吸收N、P的量及根系发达程度顺序均为美人蕉>菖蒲>芦苇>水稻,美人蕉去除N、P能力比其他3种植物强。3.综合比较模拟实验和野外试验,美人蕉和芦苇为东北地区人工浮床应用的优势植物。4.芦苇、水稻、美人蕉和菖蒲对N、P去除速率与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关系;芦苇和菖蒲对不同浓度污水净化时,N、P去除速率与其根系参数亦呈正相关关系。根系发达程度是影响N、P去除速率的主要因素。5.植物吸收是氮磷去除的主要途径,对N去除的贡献率为36.4%-77.1%,对P贡献率为45.5-83.7%,对P的贡献率高于对N的贡献率。微生物作用和沉淀作用也是N、P去除的重要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我国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首次明确规定了包括禁止重复起诉在内的重复诉讼识别与规制。然而,诉讼标的内涵的模糊性,诉讼系属等制度的立法缺失,将导致禁止重复起诉在具体
从公元前30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不同地域的人们各自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记数方法。经过几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数学符号几经波折,最终发展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各
空间生产和资本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一系列空间问题和空间现象高速城镇化正在不断侵害公众的空间权益;空间造型也在符号层面展示着意识形态;农地资源迅速消失,全球转移的
随着当前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在社会发展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是对工程建设水平进行提升的重要保障,其中对施工合同的管理也是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愈来愈多的人患上痤疮疾病,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大量的理论研究以及临床实验证明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会计服务是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高校会计监督和会计服务应贯穿高校会计工作的始终。但在实践中会计监督和会计服务却又彼此矛盾重重。本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时间长、规模宏大、涉及领域广泛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千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平衡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人们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不断污染自己生存的环境,对水的污染便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环境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就是保护水资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多年来与日本政府、企业及大学合作,通过引进日本先进设备、聘用日本技术专家、借鉴日方培训理念进行中日产学合作培养职教人才的实践研究,结合产学合作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整个教育发展体系中小说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在一些小说中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加以刻画不仅能够给人物本身增添许多的色彩也会给读者一些启迪。在众多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