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书法史上,自有佛教伊始,历朝历代的僧人中,以书名世者不乏其人。尤其是自唐代以来,怀仁、怀素、高闲、贯休等一批书僧名动一时,为当世所重。然而这些“书僧”群体中,却有一普遍的共性,则是潜心佛事少,“颇好笔翰”多。究其缘由,与其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也有个人价值取向原因。本文试以怀素的入世情怀探析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