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精神的家园——论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审美建构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xiangr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比较农村散文、文化散文的基础上对乡土散文的含义作出了界定,认为乡土散文是:以自然的或文化的眼光为审美视角,以地域文化和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表现了作家深厚的乡土情感和一定的文化关怀的散文;本文梳理了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发展及其特征,认为新时期乡土散文大致经历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及90年代初以后到新世纪三个发展阶段,表现出个性意识的复归、文化意识的自觉、理性意识的增强三个基本特征。文章重点从家园意识、文化寻根及对乡土深层意蕴世界的探寻三个精神层面,结合作家作品论述了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审美建构。新时期乡土散文从乡土作为失去的乐园,乡土作为诗意的栖居地,乡土作为文化“乡愁”的场域三个方面表现乡土散文作家的家园意识;新时期乡土散文作家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展示,对原始主义的追慕与反思,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探寻参与到“文化寻根”的浪潮中去,勇敢地承担起文化重建的重任;并通过对生命意识的张扬与对乡土世界的哲理表达深入到乡土深层意蕴世界的探寻。
其他文献
我们在餐馆、饭店吃饭时,经常会发现一些精美的菜肴往往会用各种蔬菜、水果加工成花边进行点缀,这就是“围边菜”。由于它们色泽鲜艳,图案美观,极大地刺激人们的食欲,有些人会忍不住吃上几口。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这种“围边菜”最好别吃。  不少饭店为了控制原料成本和配菜制作时间,往往会对“围边菜”进行大批量集中加工;为保证色泽和美观,还要将其放到冰箱或淡盐水中存放,时间一长势必造成新鲜程度降低。有些“围边菜”
身份证号码:33068119841104001X  【摘 要】我国的风景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风景园林的施工逐渐成为了一门技术和艺术。风景园林是在城市建设绿地生态系统,这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缓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还能促进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问题,然后就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
19世纪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蜚声世界文坛。在中国,惠特曼培植的清新的草叶早已扎根生长,他对中国新文学,尤其是对新诗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起到
建德市市政园林管理局 浙江省 建德市 3116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一个城市的宜居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其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高低,所以城市的生态建设也成为了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园林绿化等工程的建设使得人们对对生活质量的有了新的认识。园林工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在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的重点就在于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随着地产行业发展逐渐低迷,景观园林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设计进入误区,面临倒闭裁员风险等等。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如何充分把握市場风向,如何与其他专业共同发展,如何寻求景观设计的新突破点,成为了今后发展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景观园林设计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一、国内景
当代先锋小说家余华的小说曾经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其作品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及国内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对余华小说的研究中,却少有研究者关注到余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