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比较农村散文、文化散文的基础上对乡土散文的含义作出了界定,认为乡土散文是:以自然的或文化的眼光为审美视角,以地域文化和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表现了作家深厚的乡土情感和一定的文化关怀的散文;本文梳理了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发展及其特征,认为新时期乡土散文大致经历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及90年代初以后到新世纪三个发展阶段,表现出个性意识的复归、文化意识的自觉、理性意识的增强三个基本特征。文章重点从家园意识、文化寻根及对乡土深层意蕴世界的探寻三个精神层面,结合作家作品论述了新时期乡土散文的审美建构。新时期乡土散文从乡土作为失去的乐园,乡土作为诗意的栖居地,乡土作为文化“乡愁”的场域三个方面表现乡土散文作家的家园意识;新时期乡土散文作家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展示,对原始主义的追慕与反思,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探寻参与到“文化寻根”的浪潮中去,勇敢地承担起文化重建的重任;并通过对生命意识的张扬与对乡土世界的哲理表达深入到乡土深层意蕴世界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