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小说的创作个性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次对端木蕻良的创作个性进行了描述、评价和探源。  一、深沉的土地情结。端木蕻良创作个性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土地的热切关注。他以诗意的笔调热情地描绘了草原的雄奇风物和奇异风情,深情地描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示他们的情感世界及价值取向,并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土地展示了土地与人的自然关系。  二、多元的美学风格。端木蕻良有两幅笔墨,一方面是粗犷阔大,充满阳刚之气;另一方面是温馨和婉,深具阴柔之美。这两种对立的美学因素交相融合,从而形成端木的文学与美学品位和风格。  三、独特的叙事策略。叙事角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情感评价上的心理视角和回溯性叙事的儿童视角,是端木蕻良的主要叙事策略。  四、丰富的语言艺术。在语言上,以东北的方言俗语为主,辅之以西方的和中国古典的语言,熔这三种语言特色为一炉,创造出雅俗共济、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学语体。  五、端木蕻良创作个性的形成。奔放、剽悍而又忧郁、孤独的多重的气质禀赋是端木蕻良创作个性形成的内在因素;早年的坎坷、复杂经历,中国传统文化中东夷—东北夷文化的吸收及西方现代科学的影响,则是塑造他创作个性的客观因素。
其他文献
谈了对“打造自主、高效、生命化课堂”的三点建议:充分利用导学提纲;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赏识每一位学生,及时对学生作出评价。 Talked about the “build an
从艺术的门类来说,小说与影视同属一个范畴,可称为“大文学”的范畴。随着电视作为一种高科技传媒事业地位的日益确立,文学与电视的关系更为密切。电视剧因为改编名家小说而扩大
对于工人阶级的研究在国内外早以形成了一定规模,尤其是国外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多,也比较成熟;但在国内,改革开放以后工人阶级转型期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
对知识分子心灵轨迹的探寻始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核心主题,与前两个十年相比,四十年代这一题材的文学创作尤其具有丰富厚重的内蕴,这是与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复杂的社会、政治和
本论文研究小说中的身体再现问题,研究小说如何想象两性的身体,并特别关注身体与创伤的关系。本文主要选取了王安忆、铁凝、莫言、王小波、徐小斌五个作家的小说,并在相关主题上
本文以“底层生活”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在国家对“底层”和“和谐社会”建构的具体政治和历史语境中,分析这一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方式,并进一步揭示这些基本元素所具备的意识形态功
学位
本论文研究的是粤剧《紫钗记》对明汤显祖传奇《紫钗记》的改编,对唐涤生的粤剧舞台表演剧本和汤显祖的明传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希望能借这一个案来探讨现代的地方戏剧本对古
传抄古文是历史上发现后经过辗转相抄并流传于后代的战国文字。魏三体石经古文作为传抄古文的一种,其点画的准确度更高,可靠性更大。但它们毕竟是经过长时间的传抄后才被刻写上
随着城市电话的迅速普及,本地电话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传统的以人工、经验为主的分散式简单网络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网络管理的要求,本文介绍我们遵循TMN原则与思想开发的本地电话网网络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