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硒和无机硒对异育银鲫生长、生理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ys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研究对象,在实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Se(有机硒和无机硒),研究了微量元素Se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和蛋白质效率等)、部分生理机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红蛋白含量Hb等)及组织中微量元素Se含量的影响,探讨在异育银鲫饲料中Se的适宜补充量。设计饲料中两种硒的补充量分别为0mg/kg、0.1mg/kg、0.3mg/kg、0.6mg/kg、1.2mg/kg、2.4mg/kg,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共11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共33个养殖桶。正式试验63d。试验结果表明:⑴饲料中无机硒不同补充浓度的比较:无机硒1.2mg/kg组生长速度最快(体长特定生长率0.038%·d-1、体重特定生长率1.131%·d-1),饲料效率相对较高(饲料系数2.46,蛋白质效率1.21%),同时降低内脏指数,提高鱼体的可食部分,此时相应的饲料中Se元素的总量为1.28 mg/kg。⑵饲料中有机硒不同补充浓度的比较:有机硒1.2mg/kg组生长速度最快(体长特定生长率0.040%·d-1、体重特定生长率1.17%·d-1),饲料效率相对较高(饲料系数2.39,蛋白质效率1.23%),同时降低内脏指数,提高鱼体的可食部分,此时相应的饲料中Se元素的总量为1.27 mg/kg。⑶相同浓度下有机硒与无机硒之间比较:有机硒试验组整体效果较无机硒试验组好,0.1mg/kg、0.3mg/kg、0.6mg/kg、1.2mg/kg、2.4mg/kg的有机硒组与无机硒组体重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3.67%、3.74%、1.82%、3.54%、1.94%,平均提高2.94%。⑷生理机能方面,硒元素的添加,对鱼体的非特异免疫力、肝胰脏功能、血红蛋白含量均有影响;当有机硒的补充量达到1.2mg/kg,即相应的饲料中Se元素的总量为1.27 mg/kg时,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非特异免疫力,改善鱼体的肝胰脏功能,提高鱼体的造血功能。⑸饲料中Se元素对组织中Se含量的影响,随着饲料Se补充水平的增加,全鱼、肌肉和肝胰脏的硒含量均随之增加,当补充量达到0.6mg/kg(实际含量无机硒组1.28 mg/kg ;有机硒组1.27 mg/kg)后趋于平稳;同时肝胰脏是Se元素的主要沉积器官。⑹本研究结果表明,异育银鲫在获得最佳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全鱼和肌肉硒含量时,饲料中硒含量分别为有机硒、无机硒为1.2mg/kg、0.6mg/kg。因此可以确定异育银鲫硒最适补充量有机硒、无机硒在0.6-1.2 mg/kg之间。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我国五大湖青虾群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沼虾属的系统进化。 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多元分析方法,采用9项形态比
构造了一种可以应用于Internet的类型相同而知识不同的分布式专家系统的组成框架,探讨了专家系统的网上知识获取实现方法与所用到的策略,最后对此结构作出了评估。 A composition fram
介绍了油井综合测试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系统组合,还就系统中所涉及的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等的测量原理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硬件设计的主要特点,给出了主要技
分析了一类机器人多指手的动力学模型的特点,针对这类机器人多指手在运动和抓握2个过程中动力学特性有根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1种切实可行的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并成功的应用于北
轨迹分析是确定迁飞性昆虫虫源地和降落区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就目前研究中常用的轨迹分析方法,并结合稻飞虱实例做一个简单介绍。NOAA HYSPLIT模型操作简单,但无法自
针对工业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约束过程,给出其预测控制的算法表述,并对实施中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和优化算法可行解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仿真研究结果 Aiming at the
传统的DFA对下游影响产品装配性能的因素考虑不足,且难以生动直观地反映设计变更、评价过程与结果。针对这些缺陷,基于多项技术手段的综合利用,提出一种实用的集成化DFA系统,可分析和验
研制了大量程的碰头式霍尔位移传感器,采用该传感器测量大直径钢丝绳直径并进行了钢丝绳直径测量装置的结构设计,分析了直径测量的误差产生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措施。 A large-
我国自1989年开始进行海洋功能区划工作,直到2006年才引入公众参与的理念,至今公众参与的效果仍不显著。2007年我国出台的《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17108-2006)和《海洋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