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式教学中的教师性别参与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立足于教育社会学,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微观视角,采取质性研究,透视了S中学两位化学教师的论证式教学。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将教师的论证式教学行动与教师性别背后的结构联结起来,以教师性别、论证式教学、性别话语的连接为线索,阐述在教学场域中,经由教师性别展现的教学形态。本文主要研究框架如下:绪论阐述本论文研究教师性别的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教师性别的研究多以宏观视角研究教师的性别意识对教育教学、学生完整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教师性别与学生性别交互在学生学业维度上的影响,对影响原因的解释多数是从心理学、脑科学、人格学派出发来解释教师性别群体的行为。研究者以微观视角,从教师性别个体出发,以论证式教学为平面,立足于社会性别理论,尝试揭示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参与(性别消解或性别维护)及其背后的运作机制。第一章首先对教龄和职称相近而性别不同的两位教师进行生活史的考察,并对他们的论证式教学进行宏观的呈现,展示两位教师基于相同教学内容的论证式教学样态,并尝试搭建以论证式教学为平台的性别分析框架。第二章依据分析框架,展现性别在论证式教学设计、论证策略中扮演参谋者的角色。教师个体性别气质即是性别意识的外在反映,性别气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个体社会化过程对性别的型塑,而“性别”作为一种隐匿的存在确实会在某一程度上参与教师的教学决定。第三章G、Z两位教师论证教学的性别话语分析。为深度挖掘教师性别话语中隐藏的秘密,展现性别话语背后统一的规制力,研究者以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基础,剖析在论证式教学的课堂话语中,教师的论证语言差异,展现性别话语所隐匿的社会性别秩序。第四章透视性别视角下教师的身体实践,教师的身体是性别的实践化表达,在论证教学空间中的教师身体受性别的支配,并且遵从性别的规制,教师的身体实践体现着性别的参与,身体实践在维护教师的性别形象、加深性别表演的同时也无疑复制并再生产性别化规训。第五章论文结语。思想是行动的指路灯,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确实会影响其教学行动,性别视角下的论证式教学确有差异。男性霸权的性别观念下,教师个体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对男女关注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女生在教育机会的中更显乏力。本文期望通过对论证式教学的性别关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关注到性别意识对教育教学的潜在的影响,有效规避性别规制,并且倡导教师形成“双性化”的性别新认识,真正促使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
其他文献
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在目前能源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情况下,利用钢铁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发电,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用电的紧张局面,而且可以减少CO对环境的污染,对企业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化逐步转变成大众化,使得生源质量出现下滑,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不能适应大学课
我国心脏停搏的急救存活率极低。我急救中心借鉴国外经验和2010年及以后AHA指南,开展院前急救医生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系统化培训,观察本方法对院前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校区高校的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如何在多校区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多校区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多校
“健康中国”战略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对提高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口众多,健康医疗数据资源丰富但分散、开放共享程度有限,尚未有统一权威、广
优秀员工就如同优秀士兵一样,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他们是具有责任感、团队精神的典范;他们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力;他们没有任何借口。
期刊
目的探讨孕11^+0~13^+6周胎儿心轴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评价早孕期测定胎儿心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早孕期超声检查的
研发投资是企业创新的关键环节,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与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高管对企业是否进行研发投资拥有重要决策权,鼓励高管进行研发投资成为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的关键。然而,研发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以及收益滞后性,出于自身利益的权衡,高管往往缺乏研发投资的动力。薪酬激励被认为是缓解委托代理冲突,督促高管以企业长期利益为重的有效激励方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高管薪酬这种短期激励方式,随着股权激励
表面污染是众多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而多孔膜表面污染(膜污染)是制约膜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资源化,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瓶颈问题。目前,低污染多孔膜表面的构建大多遵循Whitesi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