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立足于教育社会学,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微观视角,采取质性研究,透视了S中学两位化学教师的论证式教学。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将教师的论证式教学行动与教师性别背后的结构联结起来,以教师性别、论证式教学、性别话语的连接为线索,阐述在教学场域中,经由教师性别展现的教学形态。本文主要研究框架如下:绪论阐述本论文研究教师性别的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教师性别的研究多以宏观视角研究教师的性别意识对教育教学、学生完整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教师性别与学生性别交互在学生学业维度上的影响,对影响原因的解释多数是从心理学、脑科学、人格学派出发来解释教师性别群体的行为。研究者以微观视角,从教师性别个体出发,以论证式教学为平面,立足于社会性别理论,尝试揭示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参与(性别消解或性别维护)及其背后的运作机制。第一章首先对教龄和职称相近而性别不同的两位教师进行生活史的考察,并对他们的论证式教学进行宏观的呈现,展示两位教师基于相同教学内容的论证式教学样态,并尝试搭建以论证式教学为平台的性别分析框架。第二章依据分析框架,展现性别在论证式教学设计、论证策略中扮演参谋者的角色。教师个体性别气质即是性别意识的外在反映,性别气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个体社会化过程对性别的型塑,而“性别”作为一种隐匿的存在确实会在某一程度上参与教师的教学决定。第三章G、Z两位教师论证教学的性别话语分析。为深度挖掘教师性别话语中隐藏的秘密,展现性别话语背后统一的规制力,研究者以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基础,剖析在论证式教学的课堂话语中,教师的论证语言差异,展现性别话语所隐匿的社会性别秩序。第四章透视性别视角下教师的身体实践,教师的身体是性别的实践化表达,在论证教学空间中的教师身体受性别的支配,并且遵从性别的规制,教师的身体实践体现着性别的参与,身体实践在维护教师的性别形象、加深性别表演的同时也无疑复制并再生产性别化规训。第五章论文结语。思想是行动的指路灯,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确实会影响其教学行动,性别视角下的论证式教学确有差异。男性霸权的性别观念下,教师个体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对男女关注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女生在教育机会的中更显乏力。本文期望通过对论证式教学的性别关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关注到性别意识对教育教学的潜在的影响,有效规避性别规制,并且倡导教师形成“双性化”的性别新认识,真正促使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