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初期香椿细根及其分解动态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根作为林地土壤养分库的重要来源,是构成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细根分解是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归还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征,本文以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后栽植的阔叶树种5a生香椿人工林(Toona sinesis)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采用Fitter河流水系分支法将细根根序分为1-5级,运用土块法采样分析了川中丘陵区香椿人工林的不同根序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另一方面采用细根功能模块划分为1-3级、4级和5级,分别应用分解袋法和微根管法测定细根在50m2(L1)、100m2(L2)和150m2(L3)林窗内1a内的分解速率。此外,分解袋法也能进一步探究细根分解的养分释放动态,为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方式提供理论参考,给香椿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与林地地力维持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香椿人工林细根总生物量平均为1725.95 kg/hm2,其中活细根生物量为1564.93 kg/hm2,占细根总生物量90.7%;死细根生物量为161.02 kg/hm2,占细根总生物量9.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香椿细根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香椿1-5级不同根序的细根发生明显的变化规律,包括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形态特征两个方面。香椿1级根比根长最大,直径、根长和生物量最小。伴随根序等级的提高,细根比根长有所降低,而细根根长、直径与生物量有所增加。伴随土壤深度的加大(0~30cm),细根直径有所增加,而细根生物量、比根长与根长有所减小。相关性分析可知,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垂直分布规律与土壤资源密切相关。(2)分解袋法测定细根分解速率表明香椿细根在前90d分解最快,L1、L2和L3中香椿细根质量残留率分别为82.96%、80.36%和76.91%。随着时间的推移,细根分解速率减缓,在分解365d后,L1、L2和L3内香椿细根分解残留率75.44%、73.92%和72.07%。香椿细根分解速率L3>L2>L1,由此可见,150m2林窗下有利于细根分解。分解1a后,L1内1-3级、4级和5级细根年分解率分别为29.62%、24.80%和19.26%,L3香椿细根年分解速率显著高于L1(P<0.05),但其他面积林窗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Olsen非线性指数方程Xt/X0=e-kt对三种不同林窗面积内香椿不同根序细根分解过程拟合,所有指数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72以上,细根年分解常数为0.1359~0.2446,香椿细根干物质分解50%需要的时间为851~1737d。而微根管法测定细根速率表明香椿细根分解50%需要的时间为215~370d,是分解袋法的3~4倍。(3)随着香椿细根根序等级升高和直径增加,细根的分解速率降低。由相关性分析可知,香椿细根分解速率与细根初始碳浓度、C/P和C/N显著负相关(P<0.05),与细根初始氮浓度和磷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三种不同面积林窗内香椿细根分解速率与土壤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4)随着细根分解时间的增加,林窗内香椿细根养分浓度出现一定的动态变化。香椿细根的C、P和K浓度均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N、Ca和Mg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香椿细根各养分质量残留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林窗大小和细根不同根序等级中有所不同。在1a分解期内,林窗内香椿1-3级、4级和5级细根的C、P和K质量残留均呈释放趋势,分解前180d释放迅速,随时间增加,释放减缓。三种不同面积林窗内的1-3级根和L1内5级根N均呈现释放-富集-释放的变化规律。L1内4级根、L2和L3内4级和5级根N均呈现富集-释放的变化规律。香椿细根Mg质量残留整体呈现释放-富集的变化规律。而除L1内1-3级根外,其余Ca质量残留整体呈现富集-释放的变化规律,L1内1-3级根呈现富集-释放-富集-释放的变化规律。综上所述,适当面积的林窗式改造(50m2、100m2和150m2)明显改善了林内环境和土壤肥力,加快林木细根的分解和养分释放,有利于土壤养分库的维持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在林窗改造初期,150m2林窗改造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断加快,全球每年卫星的发射数量在不断增加,航天器在轨服务技术已经成为延长航天器寿命,设备维护升级以及空间垃圾清除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在轨
近年来,全球汽车保有量日渐增长,交通拥堵、尾气污染、能源紧缺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乘员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高压绝缘子的外表需涂装一层油漆,在传统工艺中,往漆池中上下料通常由人工完成,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参与的工人人数多,而且绝缘子在漆池中的浸泡时间也无法把握。绝
我国煤层普遍瓦斯含量高、渗透率低,存在瓦斯突出隐患的矿井、高瓦斯矿井较多,瓦斯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瓦斯作为煤矿开采的伴生产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有效治理瓦斯和防治突出的基础上,能否高效抽采瓦斯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研究重点。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方面,已经有专家提出低温冻结技术,同时低温致裂作用可增加煤层渗透率,提高瓦斯抽采效率,二者具有共同的技术手段。为了将这些技术
随着工业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功能部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多个误差源中,热误差在机床总误差源中所占的比重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加工装备正由数控加工机床向工业加工机器人的方向发展,并在光学系统加工平台的新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在现代光学加工中,随着光学元件的精度与分辨率等参数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其加工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光学系统中的镜面加工装备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的方向快速发展,现代加工装备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光学系统中的镜面加工装备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
天然砂是配制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有影响。天然砂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混凝土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环保形势日趋严峻,其开采受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人工砂作为天然砂的替代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人工砂的粒形、表面状态、颗粒级配等性质与天然砂相比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将人工砂与天然特细砂搭配形成混合砂,然后加以使用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本论文采用等浆体体积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此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新常态影响下,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区”转“城”有了明确要求。开发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热点。在开发区众多发展实践中,白银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生物信息学为背景的研究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领域的探索日渐成熟。目前,在蛋白质相互作用基础之上的热点残基以及热区的预测已成为一种关键的研究课题。已有的研究表明,
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oastal Bulk Freight Index,简称“CBFI”)预测研究既是航运企业对散货运输市场发展形势的把握,也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因此,对CBFI指数进行预测研究,不仅使航运企业正确把握市场,而且能使政府做出合理规划和有效投资,对未来的把握和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已成为航运运输市场关注的焦点。散货运价受自然气候和市场不规则因素的影响日益加剧,散货运价序列呈现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