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恶搞文化的传播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rq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生喧哗大众传媒时代,他们的文化锋芒、他们的新锐思想扣响了时代的脉动。“恶搞文化”作为大众传媒时代典型的文化现象,它凭借着另类在网络世界里上冲下突充斥着大众的视听。它的强势进入对当下的主流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将恶搞文化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恶搞文化敢于否定现实生活,其内心充满着对现实的不屑和玩世不恭;二是恶搞文化具有新生事物的朝气和活力,其所包含的的社会和文化态势因素是积极的,营造环境比创造经典还要重要。对于任何思想自由而不闭塞的国家,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偶然存在的,都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恶搞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亚文化传播现象,它在新闻传播学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引导着我们去思考“恶搞文化”的相关问题。在互联网的文化环境下,“恶搞”所体现的娱乐至上是否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或者说它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表征?“恶搞文化”为何会激发出网民如此大的传播热情?它究竟蕴含着哪些特征?它在具体传播过程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以何种模式为基础?是什么背景因素造就了“恶搞文化”如此强大的传播效果。通过全面客观的分析,我们又应如何评价和看待这一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往的研究者在研究“恶搞文化”方面,更多注重的是对“恶搞”现象的总体研究以及个案研究,而研究者大多是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对“恶搞”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此篇论文笔者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将“恶搞文化”放在文化及网络传播特性大环境下,以文化为基础,从而进行对概念、特征、传播过程、传播形态、文化精神的全面探析和梳理,为整体研究“恶搞文化”做了初步尝试。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恶搞”渊源入手,通过对年度媒体经典“恶搞”案例的归纳,从共性上概括出“恶搞”的概念,分析“恶搞”能否成为一种文化而进行的概念及特征研究。论文的第二部分从总体上勾勒出“恶搞文化”的发展历程,即为“萌芽-发展-泛滥”。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恶搞文化”的具体传播过程进行分析,以传播5W模式为基础,通过典型的个案呈现,进行回顾式的过程描述,全程跟踪并分析“恶搞”案例的具体传播过程及强大传播效果。第四部分恶搞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精神解读,针对草根娱乐狂欢之颠覆与解构、话语平权的特征进行考察论述。第五部分作为本文的结语。主要针对“恶搞文化”的现状加以思考,并指出其未来的之路,从而把握亚文化发展趋势。“恶搞”的不确定性,从根儿上就已决定了其不会长久的发展下去,但又因为其所具有的坚韧的草根精神而使其能够不断的展现新的面貌,只有在真正理解了破坏之后有所建树,才能找到更广阔的路途和更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强盛,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总体上乐观有利,但现实挑战和
刘震云是当代文坛河南籍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内容贴近生活,针砭时弊,触角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的小说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用生活化
<正> 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始于1983年,加入WTO后,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有些省级政府设立了此制度。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在广泛建立。 从2003年9月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公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权保障制度体制有了创新发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司法
<正>在各种概念漂浮在空中的喧嚣时代,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新技术、新言论不断涌现,目前的行业趋势如同"乱花渐欲迷人眼",哲学上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行业发
随着国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从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与网络阅读相比起来,传统的纸质书籍变得毫无竞争优势。成本高、信息更新速度慢等缺点日益显著。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交易愈加频繁,随之也涌现出诸多形式各异的消费纠纷,消费者维权的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关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理论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一些专家学
<正>生日蛋糕1.5万,嘉宾礼物20万,钻石芭比娃娃50万,粉白两色玫瑰60万。1月7日,好莱坞天后碧昂斯为女儿艾薇打造了一场几近奢华的生日派对,而这只是这场派对上的部分清单。这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近年来,综合的肺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针对参与呼吸运动的呼吸肌锻炼起了重要作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