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采取DSA/MRA/CTA及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收治的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缺血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采取DSA/MRA/CTA及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收治的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缺血患者并行杂交手术治疗22例。手术方式采用骼动脉Fogarty取栓术+骼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STENT)6例,骼动脉PTA+STENT+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4例,骼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内膜剥脱切除术(TEA)/股深动脉成形术8例,骼动脉PTA+STENT+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4例。对22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别通过以上杂交术式的远期通畅率、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ABI(踝肱指数)的术前与术后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行杂交手术后均获得成功,术后肢体皮温及血运明显改善,间歇性跋行距离逐渐延长,静息痛感觉逐渐减轻或消失,ABI由术前的平均0.27±0.13上升至术后平均0.78±0.19。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22例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回院复查下肢动脉彩超、临床症状、ABI及溃疡愈合程度等。期间1例患者失随访,失访率4.55%,其中有1例死亡。1例再闭塞截肢,1例支架远端自体动脉再狭窄,再次行介入治疗后好转。其余均通畅。结论:杂交手术对于改善多节段、多平面复杂病变的肢体缺血病变时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的优点。杂交手术可以在术中评估下肢动脉闭塞的程度及栓子性质,能指导治疗,预测预后。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成为全球一股不可抵挡的热流,区域间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各国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纷纷参与了双边或多边经济合作。据统计,在世界贸易组织
治理型内部审计因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而产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之一。是以风险为基础,为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目标,由具备复合型才能的职业人员所从事的重在监督和评价
"佛系文化"是以青年群体为中心的一种价值观念的表达方式。但是这样的价值表达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产生对自我人生理想的漠视、社会道德义务淡化、家国意识
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据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将从目前的每年160万增长至每年630万。绝大部分的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老年人,因此手术治疗和早
课堂文化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对课堂的不同理解与认识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文化。本文反思了目前高中课堂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指
目的总结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探索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患者的生育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
近年来,福建省以闽台合作为代表的国内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高校交换生数量日益增多,教育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厦门理工学院深入开展闽台合作、"第二校园计划"等交换生项目,科学
背景创伤愈合过程中的瘢痕增生是临床难题之一。瘢痕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配合放射和药物治疗的方法,但疗效均不够理想,不但易复发,更容易刺激瘢痕增生。大量前人的研究已经证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II)微创治疗股骨粗隆区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PFNA-II治疗我院收治的39例股骨粗隆区骨折患者。其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不断发展和成熟,移动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室内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及商业化领域,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