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ttf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门诊腹泻患者致腹泻大肠埃希菌(DEC)的检出率、感染型别和毒力基因分布,并分析与年龄、性别和一般检查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2.检测致腹泻大肠埃希(DEC)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筛查耐药致腹泻大肠埃希菌(DEC)中β-内酰胺酶和喹诺酮耐药的基因,探讨耐药基因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的相关性,初步掌握当地肠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趋势及耐药机理,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和完善当地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监测工作。  方法:1.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3.7~2013.11期间门诊腹泻粪便标本,经选择性培养和质谱鉴定至大肠埃希菌。2.合成针对EPEC、EAEC、ATEC、STEC、ETEC、EIEC六型DEC共12对致病基因(escV、 bfpB、stx1、stx2、elt、estIa、estIb、 invE、astA、aggR、pic、uidA)的特异性引物,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DEC的鉴定。3.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所有DEC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4.选取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或喹诺酮类耐药的DEC菌株,合成β-内酰胺酶和耐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共17种(TEM、 SHV、 CTX-M Group1/3/9/8/25、GES、PER、VEB、gyrA、parC、qnrA、qnrB、qnrS、aac(6)-bl-cr、qepA、oqxA)特异性引物,使用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经BLAST比对。  结果:1.2013.7~2013.11期间共收集门诊腹泻患者442例,130例(29.41%)分离到DEC菌株共147株,其中EAEC、ETEC、ATEC和未分型单独感染共114例,其余10例分离到2种DEC,6例分离到同一种DEC的两种基因型;147株DEC菌株包括EAEC100株(68.03%),ETEC7株(4.76%),ATEC9株(6.12%),EIEC和STEC各1株,未分型29株(19.73%)。2.该院130例DEC感染病例中,婴幼儿和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主要为EAEC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4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EAEC的混合感染多见于女性,而合并ETEC的混合感染多见于男性。3.147株DEC菌株携带9种毒力基因共14种模式,主要模式astA(57.1%)和astA+estIa(17.0%),分别为EAEC和未分型DEC的主要基因模式。4.药敏结果显示,DEC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60%~7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均敏感,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在20%~40%之间。将所有DEC菌株分为EAEC组和非EAEC组(包括ATEC、ETEC、STEC、EIEC、未分型)后,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EAEC组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EAEC组,对青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或氟喹诺酮类耐药的DEC菌株77株,共检测到9种耐药基因TEM, CTX-M Group1、CTX-M Group9、gyrA、parC、qnrS、aac(6)-Ib-cr、qepA、oqxA;61株头孢菌素耐药的DEC菌株以CTX-M Group9阳性率最高,为83.6%,TEM-1和CTX-M Group1次之;39株氟喹诺酮耐药DEC菌株中,90%以上存在gyrA和parC突变,qnrS和aac(6)-Ib-cr的分离率分别为71.8%和56.4%,是主要的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  结论:1.该院2013.7-2013.11期间腹泻患者感染的DEC类型主要为EAEC,其它为ATEC、ETEC,EIEC和STEC少见,未见EPEC感染,少数患者存在两种或者以上类型的DEC混合感染。2.DEC感染患者多见于婴幼儿(0~6岁)和青年(18~40岁);DEC病例中男性是女性的1.24倍,男性和女性混合感染的常见DEC类型分别为ETEC和EAEC。3.本实验DEC菌株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模式为astA和astA+estIa,分别为EAEC和未分型菌株携带的主要基因模式;EAEC携带的毒力基因呈现多样性,相关毒力基因的致病性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4.本文中DEC菌株对青霉素类耐药率高于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相近且均低于30%,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临床用药需综合考虑;EAEC对青霉素、头孢三/四代、喹诺酮的耐药率高于其他型DEC,不同型别DEC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差异;5.本院肠道门诊DEC菌株耐药机制复杂,携带的β-内酰胺酶以CTX-M Group9为主,并出现同时携带TEM、CTX-M-15和CTX-M Group9的菌株;氟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仍为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突变,qnrS、aac(6)-Ib-cr等基因的并存提高了DEC对氟喹诺酮药物的耐受性,多种质粒耐药基因的并存提示耐药基因间的传播对于菌株多重耐药的重要性,加强门诊DEC菌株的耐药监测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将为临床用药和控制DEC耐药传播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n政府工作发布后,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黑龙江省农业农村
期刊
测井技术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勘探手段,笔者根据多年来对铁路隧道深孔测井工作的总结,对测井技术解决相关的地质问题,特别是怎样指导深孔水文地质试验、地应力测试,岩石力学
微积分的产生是数学上的伟大创造之一,而不定积分又是微积分的重点内容,因此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结合对应例题对不定积分的计算技巧进行探讨、归
【目的】百草枯中毒在早期常引起肺水肿、肺出血等为特征的肺损伤,在后期可进行性地发展为不可逆性肺间质纤维化。COX-2参与炎症和血管增生的病理过程,在哮喘、肺损伤、肺癌、
本刊讯11月2日 ,全国煤矿安全监察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 ,通报贵州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矿“9·27”特大恶性事故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敲减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SP25)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6条shRNA-USP25干扰序列(LV-shRNA-USP25-1~LV-shRNA-USP25-6),分别转
目的:  构建FOXG1的慢病毒干扰(shRNA)质粒及表达质粒,通过敲低和过表达FOXG1探讨其在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G
本刊讯:为加快发展培育高质量的新型研发机构,促进我省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省科技厅邀请相关专家,主动对接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活动,就
期刊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潍坊地区气候因素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表明,有效积温与产量成极显著相关,生育期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玉米生育期内,随着有效积温
省内行情:rn6月份我省玉米现货行情继续偏强运行.进入6月份以后,国家临储玉米拍卖逐渐常态化,但主体参与热情持续升温,给市场演绎了一场“抢粮大戏”,溢价幅度屡刷新高,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