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传桂及其词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传桂(1792——1849),字隐之,一字闰生,号肝若,一号伽叔,江苏长洲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副榜,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官松陵县(今江苏吴江)教谕。与朱绶、沈彦曾、吴嘉洤、戈载、王嘉禄及陈彬华合称"吴中七子"。因其词中爱用"夕阳"二字,世人称之"沈夕阳"。现存《清梦庵二白词》五卷,分卷名为《莺天笛夜新声》一卷、《今雪雅馀》一卷、《兰骚剩谱》一卷、《小临印琴弄》一卷、《霏玉集》一卷,共230首。本文主要以沈传桂及其词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沈传桂生平交游情况,对沈传桂及其词作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研究沈传桂的词学思想,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沈传桂在清代词坛上的地位与贡献。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缘起和意义,对沈传桂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沈传桂的生平及其著作进行考述。生平考以两次中榜为线索,将沈传桂的人生际遇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考中副榜,初显声名"、"高中举人,交游唱和"和"屡试不售,闭户著书"。著作考方面主要是全面搜集并整理沈传桂现存的文学著作,就其版本之间的异同进行考述。第三章研究沈传桂的交游情况,主要与戈载、朱绶、邵堂、曹楙坚,蒋志凝等人的交游唱和。第四章则以沈传桂《清梦庵二白词》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题材内容,可分为纪时词、抒怀词、体物词,述艳词和集句词。第五章主要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清梦庵二白词》的艺术特色的研究,分别从风格特征和表达技巧两方面来论述。其风格特征可分为词境清幽和词情真挚两个方面,表达技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比兴寄托,意象堆砌;锻字炼句,善于用典;用调广泛,词律严谨。第六章主要是探究沈传桂词学思想及清代词学的关系。第一部分内容则是结合其词作,加之其他人为做的序以及后人的评价来总结概括沈传桂的词学思想,其词学思想共三个方面:一是溯晚唐,宗南宋;二是尊词体,重声律;三是重清空,举骚雅。第二部分则是梳理嘉道词坛的概况,并探究沈传桂词学思想与嘉道词坛间的关系。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就文章内容对沈传桂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论文附录部分为沈传桂的事迹编年,依据现有资料对沈传桂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了编年,方便后人的了解和查阅。本文的创新部分有三点:第一,本文是第一次对沈传桂进行系统的研究,沈传桂身为吴中词派的代表人物,一直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故而笔者就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沈传桂进行研究。第二,沈传桂一直被世人称为沈夕阳,因此笔者在意象分析时就着重对其夕阳词进行分析。这也是一个亮点所在。第三,沈传桂的词学思想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地方,如溯晚唐,宗南宋。这些词学思想是当时很多文人都不具备的,也是其异于他人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以蒙古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谚语中的生产劳动谚语为研究对象,将蒙古族生产劳动谚语分为狩猎、游牧、农业三个部分进行探索。本文由绪论、主体(一、二、三章)、总
在当前形势下,国内外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高校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都是普通的系统,由于没有采用工作流技术而功能有限。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
河流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析及水质评价,是有效控制河流污染、改善水质状况、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青海省典型流域
陆求可系南宋丞相陆秀夫之后,明末清初重要词人之一,又为望社骨干。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创作颇丰。其词长短兼备,题材丰富,艺术成就突出。历代学者多将其纳入“望社”史的范
冯叔鸾是晚清民初风云一时的剧评家和戏剧家,在民初文化界特别是戏剧界享有盛誉。因政治立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他在戏剧界的地位被忽略。但是,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的旧剧还是受
为了研究夹层玻璃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抗爆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分析夹层玻璃的动态损伤过程,模拟时玻璃采用JH-2模型,PVB采用基于应变率的
姜在熙在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1981年发表短篇小说《大力士》初登文坛,之后陆续发表了中、短篇小说50余篇。他的作品在朝鲜族文坛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曾获得《黑龙江新
良好的政府媒介形象是政府宝贵的无形资产,其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框架下,政府的善治行为。在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的新媒介环境下,政府形象处在网络多重聚光灯下,在网络围观
无论是在桐城派发展史上还是在晚清至民国教育史上,姚永朴都堪称为一个重要的人物。其自觉地将文学思想通过教育著述加以较为系统的表达和阐扬,表露了在直面时代潮流和坚守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新电器逐渐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再加上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现如今,我国电力行业也已经进入市场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