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溪旧属金华府,即浙江婺州,境内祠堂建筑众多,在乡土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祠堂形制一般以合院型为主,但在兰溪地区,除合院型外,还存在回字型、工字型和凸字型三种类型,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论文以兰溪地区三种特殊形制祠堂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测绘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祠堂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挖掘兰溪祠堂的历史价值,此外将兰溪地区与广府地区存在的工字型进行横向比较,以期全面认识祠堂形制的地域特征。首先,对兰溪地域文化的产生背景进行了论述,兰溪自古水路交通便利,商业、手工业发展繁荣,南宋以来金华学派兴起,地方宗族文化发达。其次,论文对兰溪祠堂的形制类型进行了分析,共调研收集金华地区祠堂239座,其中兰溪的60座祠堂中,合院型有18座,回字型有15座,工字型有14座,凸字型有13座,分别占30.0%、25.0%、23.3%和21.7%,各类型占比较为均衡,其他地区则主要是合院型及工字型。三种特殊形制中,回字型的享堂是一个接近方形的正厅,与前面门屋,左后廊庑及后面寝室均不相连,工字型的享堂和寝堂间连接一穿堂形成工字厅,凸字型的寝堂和享堂连成纵深大厅,与传统空间迥异,这三种特殊形制在国内其他地区很少见。再次,采用量化方法对特殊形制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回字型分析了中厅与院落尺度关系,中厅与寝堂的空间视角,工字型主要关注穿堂进深及面宽尺度变化,凸字型主要考察了寝堂平面尺度,侧门位置与数量。发现随时代发展,回字型的中厅、工字型的穿堂以及凸字型的寝堂进深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这些特异性空间的变化提示特殊形制可能传承于古代制度。最后,目前国内祠堂方面,仅见广府地区有类似的工字型布局,将兰溪地区的工字型与广府地区的工字型横向比较,针对两地祠堂呈现出的形制差异,初步认为兰溪工字型是由于制度性原因,广府的工字型是功能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