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是生物生长的一种必需营养元素,被认为是除N、P元素之外藻类生长中最重要的一种元素。本论文以富营养化水体中三种常见的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小颤藻、四尾栅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Fe3+浓度下(0,10,100,1000,10000,30000 nmol/L)三种藻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情况,并对三种供试藻的一些重要生理指标如生物量,叶绿素a质量浓度等分别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Fe3+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四尾栅藻细胞表面结构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 ) Fe3+浓度在0 -1000 nmol/L范围内,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当Fe3+浓度增加到30000 nmol/L时,在培养的前20天内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长受到促进,但随后生物量和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迅速下降。电镜照片显示,这个现象是由于细胞死亡或自融所致。随着Fe3+浓度的增加,铜绿微囊藻对N、P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增加。在Fe3+浓度为10000 nmol/ L时,铜绿微囊藻细胞对Ca2+、Mg2+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在Fe3+浓度为30000 nmol/L时的吸收量。( 2 )低Fe3+浓度使小颤藻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Fe3+浓度的增加,小颤藻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增加。Fe3+浓度为10000 nmol/L,指数生长期的比增长率最高。随着Fe3+浓度的增加,小颤藻细胞对N、P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增加,在Fe3+浓度为30000 nmol/L时,小颤藻细胞对Ca2+、Mg2+离子的吸收小于在Fe3+浓度为10000 nmol/L时的吸收,与铜绿微囊藻的情况相似。( 3 ) Fe3+浓度在0 -10 nmol/L范围内,四尾栅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当Fe3+浓度高于10000 nmol/L时,四尾栅藻的生长随Fe3+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Fe3+浓度增加至30000 nmol/L时,生长未受到抑制。随着Fe3+浓度浓度的增加,对营养元素(N、P、Ca、Mg)的吸收增加。不同Fe3+浓度处理对四尾栅藻细胞表面结构影响不明显,四尾栅藻对金属的耐受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