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可控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正逐渐成为工业化技术,在土壤,水质和大气的污染治理方面展现出十分光明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纳米TiO2的光催化机理及典型的制备方法,对影响TiO2光催化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制备出了具有特殊形貌的纳米TiO2。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纳米TiO2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用傅里叶红外(FT-IR)测定样品的物质组成结构。最后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以甲基橙模拟废水的降解率来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考察去离子水,溶剂无水乙醇,抑制剂硝酸,螯合剂乙酰丙酮用量,反应温度对凝胶时间和样品催化效率的影响,得出制备具有最佳光催化性能样品的工艺条件为:V(钛酸四丁酯):V(无水乙醇):V(去离子水):V(硝酸):V(乙酰丙酮)=1:7:0.7:0.1:0.15,最佳反应温度为25-30℃。除此以外还考虑反应和煅烧温度及催化剂样品用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出最利于甲基橙模拟废水降解的条件为: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2h,催化剂用量为3g/I。(2)在溶胶-凝胶法最佳制备工艺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与有机模板剂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介孔结构的纳米TiO2粉体光催化剂,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讨论。以三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60,聚乙二醇(4000),单硬脂酸甘油酯为模板,制得的样品晶体颗粒粒径10-30nm,介孔直径20-30nm,分散性良好。讨论不同模板剂用量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当模板剂吐温-60的用量为0.3005g,聚乙二醇的用量为0.0841g,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1.6mL时光催化性能最好,催化效率分别为82.7%、86.6%、90.3%,比单纯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催化效率高出15%-22%,样品经过洗涤再生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效率分别为80.8%、85.6%、88.4%。(3)在溶胶-凝胶法最佳制备工艺基础上,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与生物模板脱脂棉相结合制备出了具有微管特殊形貌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性能及特殊形貌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微管直径3-5μm、壁厚约100nm,用甲基橙模拟废水检测其光催化性能,在150min内降解率达到80.3%,经洗涤再生后的样品仍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76.8%。(4)在微管的最佳工艺制备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掺杂处理,以硝酸铁为原料掺杂Fe3+,首次制备出了带状结构的纳米TiO2,微米带结构宽度约5-8μm,厚度约100-500nm。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得出TiO2微米带Fe3+掺杂量为0.04%时光催化效果最优,150min对甲基橙的催化效率为92.3%,样品经洗涤再生后的仍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0.1%讨论了不同Fe3+掺杂量对样品形貌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受挡墙水泥土横向联系作用的影响,SMW工法的挡墙空间变形特性显著,由于难以量化挡墙的空间变形作用和水泥土承载能力,目前SMW工法的设计并不考虑挡墙空间变形作用和水泥土对
化工过程出现大范围的工况变化时,复杂的迁移控制策略会带来一定的操作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控制策略进行选择判定。考虑到直接估计工况变化过程生产指标变化量带来的判定误差
CC工法作为一种新型地下暗挖技术,为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将机械化暗挖小断面结构转换为大断面地下空间建筑结构。为了研究CC工法的结构受力情况,满
本文致力于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揭示掺杂改性的作用机理。针对目前光催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诸如TiO2光催化量子效率低、吸收利用波长范围有限等问题,使用过渡金属离子
采用XRD ,BET ,吡啶吸附 IR ,NH3 TPD和XPS等手段表征了Pd La/γ Al2 O3 和Pd La/MgAl2 O4负载型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和表面酸性 ,并对比研究了两种催化剂在 2 ,6 二异丙基苯
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NHC-CO2加合物,并将其作为催化剂首次应用于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考察了这类催化剂的分子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C-CO2的
超临界流体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和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研究仍然是超临界流体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制约
热电材料是利用塞贝克(Seebeck)效应和佩尔帝(Peltier)效应将热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是高技术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在热电发电和热电制冷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g2Si
当前新型核能利用系统以及核军工研究对快中子诱发239Pu(n,f)反应相关核数据提出了更高精度和更高中子能量的需求。由于各种原因,有关快中子诱发239Pu(n,f)反应的实验工作开展较
钴铁氧体(CoFe2O4)薄膜具有较高的矫顽力、磁化强度、磁晶各向异性、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损性能,可作为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垂直磁记录材料。本论文系统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