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心和力——阿垅片论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h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认为阿垅是"七月派"同仁中最特异的一个诗人.他那"痛楚凌历"的诗歌书写为我们的新诗史增添了一道不可多见的瑰丽光彩.文章通过对其人生及创作历程的考察,通过对其诗歌作品的具体分析,讨论了阿垅与旧诗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军事生活对其创作和人生观的影响;同时发现古希腊精神中诸神的"强力"精神对阿垅创作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文章最后还探讨了阿垅在诗歌中关于"罪"的深思和对"花"这一意象的独特理解.这些分析和讨论只是作者在阅读肿"遇"到的"阿垅",在行文过程中难免有偏差之处,故照阿垅文论的样式,称作"阿垅片论".论文后面附加了一个阿垅研究资料索引,是作者根据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所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材料整理而成的.希望对阿垅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胡适研究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成为一门“显学”。本文立足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理论的建构发展,从文体理论的视角,运用现代西方语言学的原
文章以世纪之交的都市文化语境为背景,以女性欲望为切入点,通过对女性欲望历史浮现过程的细致梳理,对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女性欲望三者关系的解析,探讨女性欲望的内涵,叙述
该文沿着生态学——深层生态学——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学的这样一条线索,对生态美学发生的过程进行了一番探究.该文认为,生态美学的发生不是偶然的:首先,新时代生态学的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湖湘大地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历史区域文化,近二十年来,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湖湘文化进行了研究,论者多侧重哲学和史学领域,而对文学领域,特别是
契嵩(公元1007-1072年)是北宋倡导儒释融合学说的代表人物,也是继三国牟融之后,第二个名动朝野的广西籍高僧.他的思想,对于以后禅宗思想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者的宗教政策,都极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是否具有动态性涉及到形容词的特点及其与动词的区分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该文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全面考察动态性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