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能减排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碳基可再生能源,可以方便地与煤进行混烧。然而生物质与与煤混烧时,对流受热面腐蚀问题一直以来限制着该项技术的推广。盘锦大洼县某热力公司一台80吨供暖锅炉,原设计燃料为二类烟煤,后掺烧本地玉米秸秆压块,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腐蚀问题。有文献认为生物质的加入会导致积灰,氯腐蚀等,会加剧受热面腐蚀的。也有文献认为加入适当比例的生物质时,烟气中的SO2会抑制氯腐蚀,且温度越高越明显。针对这个工程实际问题和文献调研的结果,论文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对生物质混煤燃烧过程中腐蚀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其次确定腐蚀影响因素,最后对该问题提出整改建议。首先需要模拟实际环境,进行实验室试验。实验材料为锅炉厂提供的20号锅炉钢;腐蚀面的温度,根据实测和fluent软件模拟,确定为450℃、500℃、550℃和600℃;根据炉管表面沉积物的XRD分析结果,确定腐蚀物为KCl:NaCl:K2SO4:Na2SO4=63:13:5:1;根据炉内烟气形成原理确定C12,O2和SO2为气体影响因素,按照标准烟气,配合12%CO2和10%H2O,其余为N2。然后搭建了试验系统,用腐蚀增重法进行相关的研究。试验分三方面:一是单独燃烧生物质时,单独燃煤时与生物质混煤燃烧三种情况对比;二是对不同温度下20号锅炉钢的腐蚀特性与抗腐蚀能力进行研究;三是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Cl2,O2和S0: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质混煤一定条件下会加剧腐蚀;2.S、Cl、0三因素在腐蚀反应中,重要程度分别为Cl>S>0;3.20号锅炉钢在不同温度下的腐蚀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呈指数相关。在450℃与500℃时还具有一定抗腐蚀能力,在550℃时抗腐蚀能力逐渐减弱,在600℃时抗腐蚀能力完全丧失。4.生物质锅炉中O:浓度对腐蚀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结论,对该锅炉提出如下整改意见:1.减少秸秆类生物质燃料在混合燃料中的掺混比。考虑在腐蚀加剧部位增加腐蚀防护涂层。2.欲降低腐蚀,需要要控制炉膛出口O2浓度,提高炉内混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