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和春肥比例对赣南脐橙果实产量、品质、新梢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330654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赣南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主要研究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春肥不同比例对赣南脐橙果实产量、品质、新梢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并探讨新梢生长与黄龙病发病率的关系。提出适合赣南地区纽荷尔脐橙提产增质和控梢抑病的施肥技术。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相对于单施化肥,配施有机肥两年平均增产在10.88%-50.06%之间,果实两年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和含水率最高分别增加6.95%、7.74%、5.00%和0.98%。配施有机肥在后期能提高土壤和树体养分,增强土壤保肥能力,提升肥料利用率。
  (2)春肥施用比例80%处理产量最高。果实品质随春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量果实产量和品质,春肥施用比例80%处理相对较优,两年平均产量可增产50.06%,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含水率分别可提高6.95%、0.49%和0.58%。此外,在7月份到11月份春肥施用比例80%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春梢叶片氮、磷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更符合柑橘对养分的需求规律。
  (3)黄龙病发病率与夏梢抽发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夏梢叶片厚呈显著负相关。相对于单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在2018年有降低夏梢抽发量和提高叶片厚的趋势,降低黄龙病发病率。春肥施用比例80%处理2018年夏梢抽发量和黄龙病发病率均最低,对预防黄龙病发生效果最明显。
  (4)综合考虑黄龙病发病率、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等,建议在赣南脐橙产区施肥模式为:以柑橘专用肥为基础,配施有机肥,每年在3月中旬和7月中旬各施肥1次,其比例为8∶2。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薏米、红豆、青稞、荞麦4种杂粮为原料,在普通粉碎的基础上,通过气流式超微粉碎进一步处理,得到4种杂粮的超微粉。通过测定4种杂粮粉超微粉碎处理前后的理化特性与功能特性,筛选出两种具有较高生理活性的杂粮超微粉,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款冲调效果好、营养价值高、口感顺滑的复配杂粮代餐粉。本研究为杂粮资源的利用与杂粮食品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经超微粉碎处理后,青稞与荞麦的超微粉粒径在15μm以下有集中分布,薏米则在18μm处集中分布,并且4种杂粮粉的溶解度显著提高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的经济作物,其副产物花生壳绝大部分被焚烧丢弃,极少部分再加工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研究表明花生壳富含黄酮、多酚等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但抗菌组分和机理还不明确。本研究针对花生壳提取物开发为食品天然防腐剂存在的问题,通过花生壳提取物分离纯化和抗菌活性跟踪检测的基础上,确定其主要抗菌组分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花生壳分级提取物抗菌活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采用滤纸片等法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花生壳分级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和腐败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
香菇(Lentinus edodes)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但由于水分含量高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影响商品价值。脱水干燥能有效维持香菇的品质并延长货架期。但脱水香菇易吸潮,其包装方式粗放简陋,仅采用普通塑料包装袋甚至无包装,实际贮藏条件也良莠不齐。这都会使脱水香菇在储运过程中食用品质劣变、微生物生长。本文通过分析脱水香菇在不同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环境下品质和细菌菌相的变化,明确安全贮藏条件,分析细菌菌相变化与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定重点致病细菌并建立其控制技术。主要结果如下:
随着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的提出,人们对农村地区及农民生活的关注有所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村民是否愿意参与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到达文化设施的便捷程度,也可以称为文化设施的可达性。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村民精神文明建设,了解并提高当前文化设施的可达性尤为重要。通过对文化设施可达性进行研究可以掌握现存文化设施的分布状况,最终加强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并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文的研究区为山西省永济市除城北街道办、城西街
国土综合整治作为人类采取综合措施对某一空间范围内的国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全部活动最终实现永续发展的过程,已被视为服务于国家顶层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平台和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1]。传统土地整治规划分区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其整治分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土综合整治任务要求。
  本文基于国土综合整治对整治分区的内在要求,统筹国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的功能诉求,确定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且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生产资料。但在现实中,种植农作物的农田却存在大量的重金属污染,这严重阻碍中国的粮食产量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对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修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将Cd、Pb和As这些土壤典型重金属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不同的品种的柑橘(爱媛38号、大雅柑1号)利用联合修复技术一边生产、一边强化修复。分析高
河漫滩(floodplain)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漫滩植被对河漫滩养分循环、洪水衰减、河岸稳定、水净化、地下水补给和流量调节等起到重要作用,并通过耗散水体能量和改变水流方向,进而影响水体内植株对泥沙的捕获和运移作用。目前对于岸坡植被-近岸水流水动力学的影响了解有限,且在对岸坡植被水流研究中,多采用均匀布设,难以反映真实岸坡植被可能分布的状态;在植物选择上,多用木桩或PVC材料代替,忽略了植株本身的茎叶分布特征和枝叶形态及面积特征。
  基于此,利用野外调查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不同叶
油菜菌核病是由病原真菌核盘菌侵染引发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其危害极大且防治困难,是影响油菜生产的主要原因。硒是植物的有益微量元素,适量浓度的土壤硒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害能力。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和植物病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的研究表明:土壤硒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组成。
  油菜地土壤硒的存在能否降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硒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改变能否影响到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相关问题尚不清楚。为揭示土壤硒-微生物
花岗岩类岩石遍布世界各地,并且它是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部分。在物理风化的影响下,岩石发生破碎后导致通气性、透水性的增加,这就为土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从我国中部到南部,花岗岩土层总体上呈逐渐增厚的趋势。这是由于在湿热条件下,花岗岩矿物组分的稳定性不同,导致其岩体风化速度快,风化体深厚疏松。深厚的花岗岩风化壳是崩岗发育的基础,崩岗对我国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巨大,研究崩岗发育与花岗岩岩土体特性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认识崩岗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区域地质构造的差异和岩石的不均一性等深刻影响花岗岩岩土体
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多数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形成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土壤团聚性能差,水土流失严重,植物定植困难。如何提高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定植,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非常重要。本论文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排除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AM真菌对黄土高原石灰性粗骨土土壤团聚体形成及水稳性的影响。采用干筛、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的粒级分布,采用能量超声分散技术评价了土壤团聚体的结合性能。取得的初步结论如下:
  1.干旱胁迫条件下,AM真菌都能与黄土高原地区抗干旱植物沙打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