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算资金控制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这些灾害都给我国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制度中的一些缺点。应急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模式,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何合理控制应急预算资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解决应急管理体系弊病的有效手段。本文中,笔者首先梳理了应急管理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继而对于应急预算进行了简单的引入,准确把握应急管理中应急预算的概念,了解应急预算的特点,厘清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预算资金等概念的关系,分析应急预算资金的意义等内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应急预算的内涵。笔者沿袭着应急管理历史发展过程,借鉴国内外比较有研究价值的学说,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应急预算资金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地理解与把握,继而能够归纳出应急预算的各种特性,得出应急预算资金与财政应急管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证明了完善我国应急预算制度具有重大意义。紧接着文章第二部分多角度全面地论证了我国应急预算资金控制制度的理论基础。先后运用了宏观调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国家职能理论等理论。这些理论试图从各个角度全面深刻地展现应急预算资金控制制度所存在的理论根基。国家职能理论及公共财政理论首先分析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出财政应急管理主动性的意义,即应当采取突发公共事件特殊情境下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服务型政府的义务之所在,其他理论则从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建设等角度论证了政府完善财政应急管理制度,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性。接下来文章概括了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应急预算制度,分析了其中的长处与不足,摘取出其中财政应急管理的有效方式,从中适当借鉴、加以转化,使其能为我国应急管理资金控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应急预算资金控制制度现状与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应急预算的一般现状,继而得出目前我国财政应急管理大环境下的一般问题,然后进行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我国应急预算在资金控制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法律问题,可以看出,应急预算资金控制法律问题是许多问题的交叉,解决了应急预算资金的问题,财政应急管理的其他许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答案。文章第四部分讨论了应急预算资金控制的完善,笔者首先阐述了应急预算资金控制完善所应坚持的原则,包括风险预防原则、协调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只有首先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保证后续问题的解决路径不会偏离方向。应急预算法律问题具体解决措施主要从多各方面提出解决方案,由内到外,逐渐深入。树立风险意识首先是第一位的,只有牢牢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财政应灾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完善财政应急预算相关法律和制度有利于应急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当综合运用各类财政手段,注重应急实效,最后还要加强对于应急预算的监督,这是应急预算资金控制问题解决方案能够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之所在。
其他文献
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作为公益诉讼制度中的一个前置安排,它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2018年《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的出台,其现有的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作为一项新的制度,目前尚未有学者对该程序做较为详细的研究,关于民事公益诉前程序的讨论集中于实证分析。本文将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学者对民事诉前程序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对我
劳动者隐私权作为一种新兴的权利,是时代发展而催生的产物,是一般隐私保护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也是对劳动者精神性人格权的概括。劳动者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对其隐私权的保护不仅影响到每个劳动者自身,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护劳动者隐私权,重视其合法权益,有利于劳动者人格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符合尊严价值、自由价值及秩序价值,符合时代发展和法治社会的要求。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法律对于劳动者隐私权尚未形成
海陆统筹是从整体把握和处理海陆之间的关系,海陆经济在空间和技术上互为依靠、相互促进,但二者在资源方面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必须进行统筹,海陆统筹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海陆统筹的发展动力来源于海陆之间不同要素的流动,海陆发挥自身优势彼此互补和带动。因此,综合评量一个区域海陆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分析海陆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耦
企业环境信用法律制度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型规制手段。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企业环境信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梳理企业环境信用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却发现现有的理论难以应对复杂的市场规制和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仍需我们在理论上不断完善。以此,本文在深入剖析企业环境信用法律制度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企业环境信用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并就
荀子是先秦的儒学大师,身处战国末期,诸侯间的长期兼并战争在造成社会动荡的同时也使一统天下成为历史趋势。胸怀王道理想的荀子,在长期的游学经历中对百家之学多有了解,经过对各家思想批判性地吸收和整理,形成了以儒家为根基,兼容道法阴阳诸家的集大成的思想学说,其中“隆礼重法”思想,既继承了孔子礼的思想,又根据战国时代的现实需要强化了“法”的内容,成为荀子礼学的特点。在立足现实社会构建礼学的同时,荀子还试图从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充分说明了自主创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经济发展仍以资源消耗为主,要打破目前的发展困局,就要以创新为突破点,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故基于东北三省地级市数据明确影响其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的空间溢出
黄家湾古村落位于零陵大庆坪乡南面的半山腰上,一条经大庆坪而过的湘桂古道从黄家湾村的边沿经过。因其喀斯特地貌与地表土浅薄的原因,造成土地贫瘠且干旱严重,村民生活古来艰辛。但黄家湾村的古建筑都还保存较好,共40余栋建于清中后期或民国年间的建筑。黄家湾古村落依山势而建,保留了湘南古建的基本风格,但又有别于湘南古建。其建筑所用石材甚多,墙体基础多为三四米长的石条砌至60厘米高后,然后用青砖或小石子垒砌,硬
约翰·密尔(又译:约翰·穆勒)在《论自由》开篇就表明:“本文主旨不是所谓的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曰社会自由。”密尔对公民自由的理解体现在一种对人性和自我发展的看法之中。在密尔看来,自由原则为人的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动力,人类自主性的意义体现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在个人方面,自主性是构成个人幸福和高级快乐的必要要素,而存在于人的高级快乐中人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人的个性;在社会方面,他认为人类通过反思
约翰·希克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哲学家之一。他从宗教现象出发,说明了信仰是一种全面解释,即人们以自己信仰的终极实在者为基础去解释这个世界。希克把信仰归为全面解释的时候,从“意义”和终极实在方面说明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时,会对事物产生怎么样的认识?希克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神论的方式,另外一种是自然主义的方式。在希克看来,这两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都是成立的。自然主义者以科学主义角度认识世界
“无为而治”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概念,笔者立足于《论语》《中庸》《孟子》等经典文献,同时参考已有研究者的论证和观点就“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展开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求深入探索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渊源和依据、“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内涵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滋养和借鉴作用等多个角度来解析“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思想首次以文本形式提出见于《论语》,孔子赞叹舜对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