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胚乳愈伤组织增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果腺肋花楸(Arnia mmelanocarpa Elliot)系蔷薇科腺肋花楸属落叶花灌木,是集食用、药用、园林、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优良树种。国内关于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日渐完善,但关于多倍体育种尚无人报道。故此,本试验以其成熟种子胚乳为试材,寻求愈伤组织增殖的诸影响因素,以期为三倍体植株再生奠定基础;并对所得愈伤组织进行抗氧化成分测定,并为食用、药用及化妆品等的加工和生产提供更为丰富的原料。对影响黑果腺肋花楸胚乳愈伤组织增殖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材时期为转色期时,愈伤组织结构致密,诱导率最高为68%;以MS为基本培养基时,愈伤组织结构致密,颜色为乳白色,优于其它处理;蔗糖作为糖源时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佳,白糖次之,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当蔗糖浓度为40 g·L-1时,增殖系数最高为3.20;光照强度在0-1600 lx范围内差异不显著,但在800lx时增殖效果最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胚乳愈伤组织增殖影响很大,以TDZ和IBA组合,胚乳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BA和2,4-D组合次之,但新生愈伤组织结构呈水浸状;当TDZ浓度为0.05 mg·L-1时,愈伤组织结构致密,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IBA浓度为2.0 mg·L-1时,愈伤组织增殖系数最高为3.46;温度在15-30℃范围内,愈伤组织鲜重先变大后变小,当温度为20、25℃时,愈伤组织鲜重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最佳取材时期为转色期,培养基为MS+TDZ 0.05 mg·L-1+IBA2.0 mg·L-1+蔗糖40 g·L-1,光照强度为800 lx,温度为20-25℃时愈伤组织长势最好,结构致密,鲜重为899.1 mg,增殖系数为3.49。为了比较胚乳愈伤组织和果实的抗氧化成分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得黑果腺肋花楸胚乳愈伤组织中花青素含量为0.24%、多酚含量为2.33%、总黄酮含量为0.39%,分别低于和接近于果实中的花青素、多酚和黄酮的含量,胚乳愈伤组织可以作为药用、化妆品等生产加工的原材料,促进黑果腺肋花楸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通过DPPH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胚乳愈伤组织和叶片愈伤组织自由基清除率。试验表明,随着愈伤组织样液浓度增大,其抗氧化能力也相应有所提高;胚乳愈伤组织抗氧化能力优于叶片愈伤组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保阴煎加减治疗育龄妇女上环后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予保阴煎加减治疗,对照组52例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9.2
本文针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定稿版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对3410综采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分析可得3410综放工作面的直接顶岩层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12~28m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剧烈而频繁地波动以及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的环境恶化,重新激发起人类寻找新的可替代燃料的动力。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生物质作为一种重
德育的标准过高,利益冲突、个体的差异,舆论、同伴等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和道德实践的缺乏等问题,使得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屡屡发生断裂,知行脱节呈现普遍化,传统的内外化
目的验证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的结构效度。方法量性描述研究设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两家综合性医院和7个卫生中心共抽取628名注册护士并发放问卷
指代消解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文本摘要、机器翻译、多语言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等诸多应用中都有应用。作者研究框架语义标注的相关理论,如:FrameNet理论、CFN理
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神经外科手术和各种创伤性操作的大量开展,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脑膜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约达6.7亿人,占总人数的50.32%。同时,农村老龄人口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转型时期的农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