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理视角看生命科技的禁区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无禁区”本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但是随着高科技发展,这个曾经学术界的共识也成为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高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生命科学技术作为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可以说,在一定的限度内,对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无容置疑的事实。人类在享受生命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对生命科学技术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样充满了担忧,新的生命科技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的伦理问题,甚至会给人类伦理秩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比如,随着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如果有科学狂人真的制造出了新的、甚至像电影《人兽杂交》中的德伦(Dren)一样的可怕的生物,人类如何应对?在修改基因时,如果产生了新的病原体,或者因为部分基因的修改而导致全身基因的变异,人类又有何办法?“基因测序”技术的实现,不仅可以检测到人体基因,而且可以预测到某人将来患某种疾病的可能,那么,这会不会造成“基因歧视”?克隆技术的出现,将人类生命衍进过程人工化,将对人类自然生命的衍进产生怎样的影响?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本无禁区,但是,一些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潜藏着毁灭生态、毁灭人类的危机。大量关于科技发展的悲观前景更多的通过科幻作品表现出来,从《终结者》中的机器人“天网”到《黑客帝国》里的“母体”想象,再到《人兽杂交》里的“德伦(Dren)”无不反映出人类对于科技发展最终难以控制和人类最终被控制的前景的悲观态度。其中哪些生命科学技术是现在我们应该选择的?而哪些是我们现在不应该选择的?生命科学技术本身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伦理学才能解决“应该”问题,而生命科学技术本身解决的只是“可能”的问题。在当前生命科学技术的效用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科技无禁区的观念,对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给予一定的伦理规范约束,必要的领域应当设置伦理禁区,这不仅不会阻碍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相反,会更有利于科学技术和伦理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利于防止生命科技的异化,使生命科学技术健康发展,更好的造福于人类。这不仅是建构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需要,更是生命科学技术向善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人的使命”问题是德国启蒙运动后期广为讨论的话题,这些讨论对当时各派哲学思想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启蒙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康德的哲学思想不可避免受到这场讨论的影响。康德对“人的使命”问题的论述相对分散,长期以来不为学界重视。本篇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康德文本中“人的使命”问题的论述,分析康德“人的使命”观念,并试图在康德哲学思想框架内,阐释“人的使命”的形成及其意义。  本文首先将回顾康德时代
学位
弗雷格的逻辑主义就是将算术还原到逻辑,用逻辑概念定义算术概念,用逻辑定理证明算术定理,最终证明算术系统是逻辑的、分析的,其中基本规律V和休谟原则发挥着关键作用。但随着罗素悖论的发现,弗雷格最终沮丧地放弃了他的主张并承认他的逻辑主义纲领告以失败。  近几十年来兴起了新弗雷格主义之风,试图复兴弗雷格的逻辑主义,并积极地为弗雷格的系统寻找新出路,主要代表人物有鲍勃·黑尔(Bob Hale)、克罩斯潘·赖
学位
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现时代,人类劳动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劳动的形式、劳动的性质到劳动的分工等等方面都呈现了新的面貌。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精神劳动在人类劳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对精神生产劳动做过深刻的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界一直都比较忽视精神生产劳动理论。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一说,认为马克思主义只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不能够解释当代社会变化。也有的学者提出在马克思
学位
数学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哲学家的关注,据说柏拉图学院的入口处刻着"不懂几何者勿入"的牌匾。数学是关于一些抽象的、无穷的数学对象的知识,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无法找寻这些对象的任何性质,但是人类却拥有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数学哲学就是要解决这些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的数学哲学中,结构主义占据着重要地位。结构主义者高举"数学是关于结构的科学"的旗帜,为人们揭示了一种新的研究数学哲
学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反作用。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消费文化产品的能力。文化生产力也具备三要素:文化生产者、文化生产要素和文化生产对象。文化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是能直接创造出物质财富。因此,研究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系统分析提出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思路和具体路径。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马克思曾说过,近代工业革命十年以来所取得的物质财富和成果比人类工业革命前100年所取得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还要多。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人类的精神财富却在日益的匮乏——尤其是人类的道德水平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近代社会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社会演变。人们对工具理性和规则伦理的过度追求与依赖,使得德性伦理
老子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无为而治”思想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贯穿于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无为而治”不仅是一种自然法则,还是一种社会法则,应用于政治伦理实践中,对社会有启示作用。本文从“道”出发,阐述了自然界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得出了“道”的本质在于顺应自然、无为、无欲。由此推及现今的政治现状,主张清净无为而治,告诫统治者要少贪寡欲,以人为本,让人民休养生息
学位
上帝存在如何可能?这是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对上帝存在的三大证明的批判,康德认为,从自然目的论里我们可以引出对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证明,那就是关于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换言之,也就是说,由于人有道德,所以我们必须悬设一个上帝的存在。其实道德证明就是道德目的论,道德目的论就是把人看成整个自然世界的目的。所以,整个自然界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目的,但实质上却是一种道德目的论。这是因为
学位
人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恒新的问题。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里镌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引箴言入哲学,从此认识人类自己成为人类思考的一个最中心的主题。人性对人类世界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人本身的创造发展有着广泛影响。人必须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可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并改造人类社会。  对于人性论,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事实上,人性
转基因作物技术正带给人类社会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展现出强大的生物改造和生产能力,还蕴含着重构自然规范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意义。自转基因作物技术诞生之日起,政府、科学家、投资者、公众、宗教界就对它及其影响就开展了一场长期的博弈。目前这一博弈的焦点在于转基因作物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带来的风险。  本文先简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对转基因作物和传统作物做了对比,认为转基因作物属于工程产品范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