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的现状;(2)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3)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在湖南省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中随机抽取4个区;然后,在4个区有血液净化中心的综合性医院中,各区分别随机抽取1家医院;最后在这4家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按单日随机抽取透析号为奇数的患者和双日随机抽取透析号为偶数的患者,共抽取180名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健康素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学方法有统计描述、两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93.64±15.42)分,健康素养具备比例为50.0%。4个维度中,信息获取能力为(33.81±10.09)分,交流互动能力为(35.34±5.40)分,改善健康意愿为(4.54±0.57)分,经济支持意愿为(6.34±2.98)分。(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3.29±6.52)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处于低水平支持的人数为2人(1.1%),处于中等水平支持的人数为87人(48.3%),处于高水平支持的人数为91 人(50.6%)。(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101.63±16.46)分。各维度中,躯体疼痛最高为(86.65±19.44)分、其次精神健康为(78.73±14.49)分,最低活力为(36.31±21.24)分。生理机能维度、生理职能维度、总体期望维度、活力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情感职能维度评分均低于常模,躯体疼痛维度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健康维度评分低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工作状态、透析频率的患者健康素养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血透频率、社会支持总分进入回归模型。(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健康素养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生存质量总分与健康素养总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处于较低的水平。年龄、受教育程度、血透频率、社会支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整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生存质量总分与健康素养总分均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