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女性散文理论批评研究--兼谈女性散文之理想建构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性散文的一个黄金时期,然而尽管创作成绩斐然,对于90年代女性散文的研究却始终令人遗憾。究其原因,一是女性散文依托于“散文”和“女性文学”两个自身都极为复杂的文学领域,多重身份造成理论界对女性散文从概念到文本都难以准确地界定。二是受历史、传统文化、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90年代女性散文创作既根植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身发展,又深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因而,对其研究既不可能只封闭于内部,也不可能完全沿用西方女性主义趋于片面和极端的否定性思维。目前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割裂,仍是女性散文研究的一个薄弱点。三是散文理论的缺失,一方面吸引研究者回到文本寻找理论的生长点,避免了以先在理论去套作品的虚浮,另一方面则使散文批评似乎是开辟研究新视点的最佳“人选”,任何人想凑数,都可以来一篇散文批评,这就导致了90年代女性散文研究热闹却平泛,整体上呈滞后态势。从90年代初“女性散文”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女性散文”经历了从提出、接受到倍受关注的流动过程,女性散文创作与女性散文批评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是直到目前,理论界还尚未能对女性散文研究确立起自身明确的价值立场和明确的理论判断。鉴于此,笔者认为及时盘点理论资源,追问和反思学术研究现状是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90年代女性散文界定为: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具体时代背景下,由女性创作的,体现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表现女性的精神追求和自我社会价值实现,展示丰富的社会生活,具有性别文化意蕴和散文随笔审美特质的文学文本。在盘点已有的学术研究时,兼顾“散文”研究与“女性文学”研究双重视野,对理论界业已有的90年代女性散文概念界定、主题学研究、主体意识探寻、文体质体分析、“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观照分别进行了专门讨论,并尝试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当代女性散文的某些理想建构。本文认为,在散文理论愈益强烈的动态审美要求和女性文学研究理论不断走向系统、丰富的背景下,女性散文也必然随之流动,并将得以丰富和完善。当下,尽管女性散文的研究还未进入十分成熟的阶段,但其流动、变化、发展的态势彰显着它的良好前景。
其他文献
流浪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是远古的先民为适应自然而做出的能动反应,后来因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而演变成自主选择行为。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流浪的印记深深地烙在了文学史上,流浪一直是文学艺术所青睐的母题。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流浪现象出现了新的特征,它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流浪,也表现为精神上的流浪。这些精神流浪者在物质方面并不匮乏,但他们精神失落,横生无家、无根、无父、无主之感,精神上总是在
学位
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不过这里的形象学并不是对所有可称为形象的东西普遍感兴趣,它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西方形象引起比较频繁和持续的关注是在文革之后。建国后到文革由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家们文学文本中呈现的西方形象几乎与官方的评价保持惊人的一致,文革之后随着开放的深入,西方观念由点到面的覆盖整个中国大陆,西方形象呈现摇曳多变的姿态
学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分别从“妇女主义”思想、同性恋、宗教意味、叙事技巧等角度对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进行过评述。而本文则从成长小说这一角度切入,着重分析了小说中黑人男女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蜕变过程,旨在说明沃克涉及成长主题是为了揭示黑人男女变化与发展的可能,并为他们的解放指明方向,从而使我们深刻理解作为成长小说的《紫颜色》的内涵及意义。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指出,成长小
学位
卡尔维诺是一位国际性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多变,从早期现实主义作品,以《蛛巢小径》为代表,到寓言式的短篇小说、童话式的三部曲《我们的祖先》,再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寒冬夜行人》、《命运交叉的城堡》,成就了他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  前人对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他的作品译介与作品的文学批评上,即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辅以文学理论以进行作品批评。但是卡尔维诺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他也是一个批评者。在他的编
学位
笑话一般比较短小,喜剧性很强,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笑话的娱乐作用可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健康。在交际场合,能恰到好处地讲个笑话或自创一个幽默,不仅可以体现自己的语言水平,还可以提升个人魅力。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不乏笑话作品,冯梦龙辑录的《古今谭概》内容丰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笑话集中辑录史传笑话最为庞杂的一部。他在整个中国古代笑话分类学的基础上,把这本书分为三十六部,有所继承,又有所
学位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把目光投向网络交际研究。语言学范围内的网络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词汇构成特征的分析上,本文则试图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以日常会话为参照,以QQ群聊天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尝试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来诠释QQ群会话结构的特征。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本文的主题,该研究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对本文论题范围内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二部
学位
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人群。然而,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她们的生活处境究竟怎么样呢?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个有代表的作家作品,让它们领着我们去见证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呢?梅娘与苏青是生活在我国南北沦陷区中心城市——北平与上海的女作家,她们两位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基点。虽然梅娘与苏青生活在遥遥相隔的沦陷时期北平与沦陷时期的上海,但两位都从个人人生经历和女性生命体验出发进行小说创作,将焦
学位
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精英阶层,经历了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代,他们以“道”自恃,傲视君侯,以帝王师、帝王友自居,有着独立的人格。群雄争霸的时代风云造就了他们政治上积极进取的功利性,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心。然而他们所追求的大一统盛世的到来,却是对士人最大的打击。他们仕进之路受到严重的限制,很难实现立德、立功以求不朽的用世之心,失去了独立人格,不得不依顺于帝王一人的脚下,开始了与政治、与帝
学位
龍蛇龜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图腾,在各类文献、各种民俗活动中能找到大量关于龍蛇龜黽崇拜的信息。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龍蛇龜黽四个字,可见早在商代,龍蛇龜黽这四种动物就与先民的生活有密切联系了。龍蛇龜黽四类动物承载的文化意义,源远流长。  虽然龍蛇龜黽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图腾,它们之间仍是有差异的。龍与蛇龜黽有着本质的区别。甲骨文中有“(龍)”(龍)字,但已找不到与“(龍)”字相对应的实实在在的动物,而蛇龜
学位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吴宓是最积极倡导新人文主义的一位学者,曾经被柳诒征称为“华之白璧德”。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师承于美国新人文主义批评大师白璧德。但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并不是简单来自于白璧德。与其说白璧德的新人主义思想吸引了吴宓,不如说是二人思想本源的一种密切契合。吴宓的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成。为什么在20世纪初西方众多主义思想横空流向中国的时候,吴宓选择了新人文主义思想当作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