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生活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的全面建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了网络中来。网络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他们的校园生活,网络生活也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些庸俗、暴力、色情的网络内容掺杂其中,大学生网络生活出现了相对混乱的局面。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网络素养尚且不高,对网络生活方式和内容等方面批判、鉴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网络生活的影响。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另一方面,消极的网络生活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产生新的人际交往障碍和价值取向迷茫等一些后果。价值观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和导向,它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人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生活。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一般观点和根本看法,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动选择。大学时期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针对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以更好地发挥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采取措施降低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使大学生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的写作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分别从网络生活、大学生价值观以及网络生活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生活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别从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从大学生的学习观、道德观、交往观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分析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原因,分别从大学生个人、网络媒体、学校、家庭和社会五个方面加以分析。主要分析了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大学生个人和网络媒体方面的因素是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在分析影响与查找原因的基础上,建构网络生活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首先应注重说服引导,增强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场所的管理,最后要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网络生活过程中受到教育。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也是这样。从总体来说,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充分发挥网络生活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增强他们对不健康网络生活的抵抗能力,促使他们在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活中得到健康成长,是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定栀子、栀子-大黄、栀子-大黄-枳实和栀子大黄汤4种汤剂中京尼平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考察栀子大黄汤配伍的变化对栀子中京尼平苷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SD
本文研究对象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思想。首先对这一思想的内涵、条件、特征、实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以深化对其教育理论的认识,并结合弗莱雷的生活背
随着当今社会对能源及电力供应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大电网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以其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二维,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三维GIS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日趋完善。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工具,它不仅能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形状
在建筑能耗中,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能耗的问题尤为突出。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相继出台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建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防治水平。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1日-2010年9月30日新生儿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确诊为新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活动越来越频繁。企业为实现企业目标,以战略投资为目的的并购活动越来越多。在并购决策过程中,恰当地估算并购目标企业价
青少年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率居高不下,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产生、发展、理念及
目的:研究盐酸阿莫罗芬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阿莫罗芬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中的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阿莫罗芬在水
过去的劳保医疗制度存在巨大弊端,已不适宜于当前的市场经济。为摆脱医疗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双重困境,各地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尝试。本文剖析了各种不同改革形式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