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主义掩饰下的东方主义--对《上海宝贝》的翻译批评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慧的半自传体小说《上海宝贝》在中国出版后不久就被禁,出版社也自毁了版样和库存书。而作者卫慧还是大肆抄作,称自己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女性的觉醒。国内评论界和读者一直对该书是骂声一片,但是,在当今英美国家翻译的输出和输入不平衡的背景下,该小说英译本却成功打入了欧美市场,该英译本也被翻译成三十多国语言,打着中国女性主义作品的旗号被包装成为国际畅销书。  该翻译虽然被宣传为女性主义作品,实际上其中却包含了许多东方主义的意识形态。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揭露了西方霸权通过文本来实现对东方的殖民,在文本中构建了西方与东方这两个对立的形象,西方是进步的、强大的、优越于东方,而东方则是落后的、粗鲁的、无能的。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的文学还是对东方文本的翻译中,都能找到这种对立的形象,以体现西方世界的先进和东方世界的落后,使西方在东方的殖民变成了崇高的使命,即帮助东方发展与进步,实际上,这一切只是为了巩固西方自己的霸权地位。  首先,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女性主义翻译和东方主义翻译的研究状况,并将不同视角的研究做了一定分类;国内学者大多是批判《上海宝贝》,而国外对《上海宝贝》译作则持肯定态度。然后,文章从总体上呈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女性主义、东方主义,介绍女性主义翻译和东方主义翻译的主要理论思想,由此更好的区分这两种翻译理论。而后,从《上海宝贝》英译本的副文本和话语策略来探讨其中所体现出的东方主义。副文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上海宝贝》英译本的封面、封底的图画设计和文字,以及扉页的内容,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体现了东方主义的痕迹。译文中所运用的东方主义的话语策略包括虚假的精确翻译、过度直译和夸大的翻译,通过这三种策略表现了东方语言的怪异、东方人思维的混乱,并构建和巩固了东方的刻板形象。东方主义就是利用各种话语策略对文本进行操控,从而巩固了东方在西方人心中某种特定的刻板形象,加强了其文化地位和话语权。最后从研究中得到启示:现代东方主义的特点,即伪学术性和隐蔽性,以及当今中国的自我东方化,警示中国学者们在抵制西方的东方主义倾和同时还要警惕这种自我东方化。
其他文献
延续三百余年的罪恶的奴隶贸易使得成百万的非洲人被贩卖到欧洲、美洲以及加勒比海等地区。这种奴役生活使得许多背井离乡的非洲黑人身心都遭受了巨大蹂躏和摧残。颠沛流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