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的日益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一系列的潜在危机也不断爆发,充斥在大众眼球。危机事件不仅出现在政府部门,同时也在各行各业中不断冒出就是这种情况下,有些产品并不存在相应的缺陷或者危害,但经过事件之后,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销量下降、停滞或者维持原状,这不得不是各个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样的很多企业也没有真正意义上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切身的考虑面对危机事件。根据自己公司的声誉,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才是消费者所热于接受,并能够减少影响,毕竟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与危机事件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产品伤害危机,对于中国的大小型企业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实验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真实产品危机案例作为研究背景,对控制变量设置不同的分组并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入责任归因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危机应对策略如何对消费者责任归因产生影响,进而如何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意愿,并研究企业声誉如何影响不同应对方式对归因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数据完成对变量的测量,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应对方式越积极,则消费者倾向于认为该危机的控制点是在企业外部。 2、企业应对方式越积极,则消费者倾向于认为该危机不可控。 3、消费者认为产品危机控制点在企业外部的,消费者会产生较高的购买意愿。 4、消费者认为产品危机是不可控的,消费者会产生较高的购买意愿。 5、声誉普通并不良好的企业应当站出来积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