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的分歧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书面语的分歧。总体做法是:从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刊发的文章中提取与普通话有分歧的语料,形成一定量的语料库,再通过分析,概括出新加坡华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若干特征性项目,并将它们与普通话逐项进行比较,以显示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分歧所在,然后探索造成分歧的成因。在词汇分歧方面,本文将新加坡华语词汇分为两类,一是新加坡华语特有的词语,二是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共有的词语。新加坡华语特有的词语又分为“表现新加坡本土特有事物的词语”、“与普通话名异实同的词语”、“闽粤方言词语”三类。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共有词语,指词形相同,但各自在理解和使用中存在差异的词语,本文从词义分歧和词语搭配分歧两个方面对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语法分歧方面,本文总结出华语和普通话的八项分歧,包括助词的有无、介词的用法、不及物动词是否带宾语、“是……的”结构、复合趋向动词能否带处所宾语、多层定语的顺序、时间状语的位置、杂糅问题等,均作举证和对比分析。最后,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的分歧的成因,认为英语和汉语方言的影响,以及汉语历史词语的遗留是形成分歧的主要原因。在同类课题中,本文以语料的新出和分析角度的新颖实现了研究的创新。
其他文献
<正>《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由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际出版伦理委
结合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两道试题,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批判“建模”教学的弊端,呼吁教学要注重培养思辨性思维。并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教学经验,提出“变‘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隐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已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近代汉语时期,即晚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处置式。首先,文章以时间为经,从处置介词使用情况、处置式类型、处置式省略情况以及处置式中否定词情况四个方面按照
本文针对相同室内条件,不同气流组织型式下的各种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室内速度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速度场、温度场,预测最优化的气流组织方案,供设计时
<正> 一、不寐宋某,女,40岁,梨树乡夏家村人。自述患失眠症已3年余,夜晚难以入睡时轻时重。现伴有头晕耳呜,心烦,胸闷体倦,纳食无味,食少,口苦,口干,痰多而粘,舌质淡而白,苔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鉴别胃间质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2013年版WHO胃肠间质瘤预后分组标准[1],将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进行良恶性分组。回顾性分析良恶
本文用一典型例子说明对二重积分进行变量代换时应掌握的标准及种种方法。
写作是学生听力、口语、阅读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今,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写作的分数也有所增加,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写作教学中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死记硬背范文而导致写作兴趣不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将导学案教学应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提倡教师将精心设计的学案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听课更具有目的性,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其看似让学生提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