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机械臂的两轮可重构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体机器人作业系统在星球探测等极限作业环境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将机器人模块化、自重构和多机器人协作等概念应用于星球探测、军事侦察和救灾搜寻等领域是当前移动机器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目前国内外已提出的重构机器人大部分是通过群体的构形变化来实现特定功能,其各单元模块自身不能独立作业或作业能力有限。本文在两轮并列式移动机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具有独立作业能力的,即具有操作模式和运动模式的轮-臂式可重构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根据机器人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和运动,对其总体方案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两驱动轮式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一个4自由度机械臂和一个单自由度手爪,手臂末端与手爪之间装有辅助轮。针对该机器人,以越障性能为目标函数,以操作模式的稳定性和工作模式转换条件为约束,建立了该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模型。通过优化计算,确定了单体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设计了机器人机械本体,在机器人的手与手爪之间,以及手爪与车体之间设计有组合重构接口。同时以AVR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了设计,能够实现车轮与机械手的伺服控制。对单体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正、逆问题建模和求解,分别对运动模式和操作模式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求解的正确性;对机器人运动模式和操作模式这两种工作模式的转换和运动模式下的轮臂结合越障运动进行了规划和仿真。研究了一种基于矩阵向量,包含由各子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姿、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重构状态的多机器人群体构型表达方式。同时,以该表达式为基础,结合机器人性能,建立了任务和构型性能之间匹配的模糊规则集,提出了选择适合任务的最佳构型的方法,并以两个单体机器人的组合重构构型的选择为例,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难度提升,学生学习面临一定压力,为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开始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类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强钢输气管道因具备耐腐蚀、大口径、及耐高压等特点,将逐步取代现有的普通钢级管道,成为承担全球天然气输送的主力管道。正因为高强钢输气管道大口径、高压输送以及薄壁的特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是一个动态且持续的过程,打破了地下水原有的补径排平衡状态,使地下水系统变得日益复杂。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采掘深度不同、大小不同,其顶板的上覆
随着森林防火形势的日益严峻及生态文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高效能航空灭火团队的需求愈加迫切,重要性更加凸显,对提升航空灭火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重点以2018年3月8日云南省
张力控制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它对提高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在性能方面可以弥补金属材料的很多缺陷,因而应用越来
垂摆式两轮车,不同于传统的倒立摆式两轮自平衡车,是一种重心下置式两轮车。由于结构简单,能耗低,避障灵活,稳定易控等优点,垂摆式两轮车更适合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工作,因此,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