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包裹体测温、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压汞测试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镇北地区长81油层组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围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物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并认为:研究区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主要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以铁方解石、绿泥石、伊利石为特征,长81储层砂岩伴随成岩演化过程的进行,在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等成岩作用之后,储层微观特征表现出粒间孔、溶孔发育的特征。并认为压实及胶结作用是降低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产生的大量长石溶孔等次生孔隙是提高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物性研究表明研究区长81沉积时期主要受西南方向物源控制,长81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长811、长812、长813各小层砂体呈带状展布。长811和长812的平均孔隙度分别为10.3%、11.1%,渗透率分别为1.0×10-3μm2和1.2×10-3μm2,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根据沉积及成岩作用的特征划分了储层的成岩相,认为本区的优势成岩相为绿泥石薄膜胶结相。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本区砂岩优质储层主要受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成岩作用与成岩演化程度等因素的共同控制。储层裂缝对于油气的渗流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