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读书类APP产品优化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类APP因其契合了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而快速发展。随着领读、书评以及阅读比赛等社交化功能设计模块的嵌入和强化,用户读书的交互性日益凸显,阅读方式从印刷时代“反社会化阅读”向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化阅读”转变,用户阅读体验的反馈更为直接也更为丰富。由此,根据用户体验提升产品设计成为目前我国读书类APP进行产品优化的重要路径。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文献研究和观察法,对我国主要读书类APP的读者阅读体验做出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背后动因,明确读书类APP产品优化路径,以期提升移动阅读企业规范化生产和针对性服务能力,进而推动移动阅读产业的整体发展。通过调查读书类APP用户在阅读目的、使用习惯以及社交性、付费性等方面的看法,我们发现读书类APP用户画像体现为典型的碎片化、休闲化的阅读者,其阅读体验则表现出过程性、区分化的满意度,在阅读心理层面对新增功能具有较强的保守情绪,而在阅读取向方面则表现出对深度阅读的明确需求。因此,当下我国读书类APP产业在用户体验与商业运营之间出现了阅读资源的专业与丰富、阅读方式的付费与免费以及阅读体验的公开与私密三个主要方面冲突的局面。用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商业运营的成本不断提高,各大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我国读书类APP市场面临着一次较大变革。其优化路径,应该在内容资源建设方面营造好资源丰富和专业特色的平衡,并提升阅读文本的多媒介叙事能力,而在用户体验方面,急需在产品设计、社交功能以及用户服务等层面做出积极尝试。
其他文献
茶文化纪录片是以展现茶艺、茶道、茶德、茶学等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是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新片种。茶文化纪录片以其科普性、真实性、艺术性等特点,有效推动了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随着受众对纪录片审视标准的不断提升,仅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为了适应受众审美需要,赋予茶文化更“接地气”的色彩,故事化叙事成为茶文化纪录片的重要创作手段和创作理念。本文研究茶文化纪录片的故事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影视行业的加持,互动视频在近几年应运而生。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5G高新视频系列技术白皮书》之《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为互动视频行业提出指导性操作和建议。互动视频让观看者在虚拟影视中作出“有意义的选择”,从而获得比传统电影更强烈的情感体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截至2021年1月1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7093例,累计死亡病例4643例,给中国人留下了一段
学位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算起,丝绸之路这一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大通道,其历史已有2000年之久。如今它虽已历尽千年岁月的洗礼,但我们依稀能感受到其在促进东西方国家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各国文化相互激荡的复杂态势,如何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文化共同体,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东西方文化融合与交流的产物,丝路文化不管是在民族融合层面还是国家交流层面都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学位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聚合地,对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也不断将视点聚焦于城市,关注城市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与发展变迁。因此,大批以城市为表现对象的纪录片纷纷出现。本文将城市纪录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近十年比较热门的城市纪录片进行多角度分析,并结合《古韵开封》对城市纪录片创作的叙事模式展开分析研究。文章以当代城
学位
视觉传感是人类感知外界、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外界信息大约有80%来自于视觉。作为感知外界信息的“电子眼球”,视觉传感器是消费电子、机器视觉、安防监控、科学探测和军事侦察等领域的核心器件。近年来视觉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从不同维度提供丰富的视觉数据,不断增强人类感知与认知能力,视觉传感器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需求。本报告以典型光学视觉传感器技术为主线,通过综合国
期刊
伴随着女性独立话题的盛行,关注女性成长的纪录片与日递增。作为其中最能彰显女性“独立”特质的群体——大龄单身女性却长期遭受污名化,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剩女”题材纪录片在众多以“剩女”为表现对象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中突围,力图呈现真实的大龄单身女性。通过对“剩女”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可以发现随着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剩女”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愈加成熟,创作者也由国内外专业导演扩展至自媒体人和独立电影
学位
本文对当下流行的个人视频日志--Vlog的现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借用经典的叙事学理论分析相关的Vlog作品,尝试梳理出当前Vlog的叙事模式以及叙事策略。首先,了解当下短视频时代背景,Vlog的媒介形态区别于传统的文字记录,借助视频手段完成内容的传播。结合国内外Vlog的研究和用户的增长,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次,探究Vlog的产生和如何定义。纵观日志的发展历程,一步步挖掘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反映不同时代社会环境中,各族人民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经验、精神、技艺并作用于物质表现形式,更多地体现人民精神层面的文化诉求。然而,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2004年,随着中国正式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义务以及一系列保护性文件的出台,开始逐步形成以保护传承人为核心,以抢救和保存珍稀历史
学位
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语境中,广大乡村长期被媒介话语表述、建构为“底层”和“落后”的“污名”形象,随着媒介权力的逐步下移,田园牧歌式的“东方乌托邦”美好形象又日益增多。时至今日,多元媒介和多种话语在乡村的全面介入,共同构建着有关乡村的较为完整的媒介形象,沉淀为根植大众内心的集体记忆。其中,纪录片尤其以其“真实”的力量使“过去”宛然再现,成为乡村书写与记忆建构的重要方式。乡村纪录片以乡土社会作为叙事内
学位
“空间叙事”是叙事学研究“空间转向”的重要表现,它强调“空间”参与叙事的过程。空间不仅指事件发生的“物理环境”,还指蕴含着“身份、权利”等要素的关系。广播是看不见的、历时的、线性的传播媒介,广播媒介中不存在可被看到的物理空间,因此关于广播中的空间叙事研究,不是探讨可被看见的物理空间在广播节目叙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是广播节目所产生的“关系空间”在节目叙事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力。浙江电台城市之声《城市私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