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热毛细对流模式转变及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上部开口的矩形容器中的薄层流体,加载水平温度梯度将使得气液接触面上表面张力分布不均匀,耦合于地面的重力作用,将会驱动薄层流体形成浮力-热毛细对流运动。液层厚度和温度梯度的改变直接影响到薄层流体的对流模式的变化,还可能使得浮力-热毛细对流状态发生转变。地面实验中,由于有浮力和表面张力两种驱动对流的因素,对流结构的变化比较复杂,使得对流状态的转变点不容易确定,而状态转变的临界点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对流稳定性的研究中。本实验研究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厚度液层的浮力-热毛细对流状态转变的临界参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建立了一套浮力-热毛细对流模型的实验系统,应用PIV图像粒子测速装置准实时地对薄层流体的对流结构进行了测量和观察。在液池实验装置低温端温度控制上采用热管散热技术有效地在液池内部建立较为稳定的温度场。   采用上述实验装置,对Prant1数分别为113、467和3130的KF96-10、KF96-50和KF96-350三种型号的硅油分别进行了浮力-热毛细对流实验,通过对硅油液层厚度和水平温度差的设置,获取了稳定对流状态下不同厚度的KF96-50硅油对流结构由单胞结构向多胞结构转变的临界参数和KF96-10硅油从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转变的临界参数,相应的实验结果与Shevtsova等人的小Prant1数液层对流实验结论进行了比较。   作为“育种卫星”平台搭载实验中热毛细对流研究的地基实验部分,本实验研究也为空间微重力的纯热毛细对流实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参考和地面对比实验。
其他文献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航海潜海、岛屿建设等国防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碳纤维作为先进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强相之一,其性能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因而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
结构健康监测是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健康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结构进行模型修正.有限元建模为结构分析提供完整的理论模态参数集,但这些参
(四)育种过程育种材料的创造,形成和研究是按照五个环节进行的:(1)原始材料圃;(2)选种圃;(3)鉴定圃;(4)品种预试圃;(5)品种试验。由于地区条件、育种机关形成的传统和创 (4
在经验交流或技术总结的文章中,以及在参观学习、走访介绍中,常常听到和看到几个容易混淆的技术上的术语,需要澄清,以免造成技术实施上的混乱和失误。一、关于早、中、晚稻
转型必是一场整合与颠覆之战。近两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改革的推进,房地产金融化趋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为房企创新更加灵活的融资工具和
该文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爆炸波波面与平面激波波面相互作用中的波系结构的转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且,通过激波极线方法进行了得到了理论估算值与数值模拟的结果符合
在上海软粘土地基中,桩基础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沉降控制的要求。在深厚软粘土的桩基设计中,控制沉降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桩基的沉降特性和变形机
第二章草书的连贯楷书每一笔画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每一笔画都有起笔、收笔。而草书就大为不同了,它的笔画几乎都是相连的。在楷书中本来几笔乃至十几笔完成的字,草书两三笔
刚柔耦合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柔体系统,其动力学问题与一般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有本质的差别,表现为大位移刚性运动和小变形运动之间的强烈耦合,其动力学中的动力刚化问题是当今
该文对航天器空间碎片碰撞风险评估中所涉及到的如空间碎片环境模型、遮挡效应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编制航天器空间碎片风险评估软件奠定技术基础.首先,对空间碎片环境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