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以来我国铸造行业生产产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说,中国铸造大国的地位已经确定。但专家对中国铸造行业的总结是:中国的铸造行业是典型的“大而不强”,“大”主要表现在,我们铸件生产的厂点多,从业人员多,总产量高;“不强”则是指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产品质量、生产设施、企业规模、生产效率、能耗、环保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中国铸造生产的强国梦,许多铸造企业一方面加快整合行业资源和企业重组的步伐;另一方面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与装备,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设备设施步伐的加快。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铸造生产企业的面前,那就是做为一个高能耗、低产出的传统行业来说,这种投资和改造以多大限度为宜,同时对于铸造行业的企业其规模多大时产生和经济效益最佳这样一个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最佳企业规模和经济规模的有关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成本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主要内容,并以大连重工铸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重铸铁”)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该公司的产品结构、市场状况、投资状况和企业规模。并针对其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索大重铸铁在目前成本区间、产品结构和市场环境下的最佳企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