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劳动力流动行为与迁移后的定居是同时发生的,即迁移不仅意味着工作地的转变。然而,中国农业劳动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则需要通过以下两个过程来完成:第一个过程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第二个过程是迁移劳动力中的成功者在“乐业”之后寻求“安居”,在迁入地居住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刘-费-拉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和乔根森人口转移模型几种,这些模型对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部门进行了理论阐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劳动力转移带来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第三章对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1978年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际与省内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开始有所加快,但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河南省区域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区域格局。第四章对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1978年以后,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获得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这两个过程相互分离,各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而是城镇面积不断扩大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城镇人口增加。庞大的“民工潮”也没有对城镇化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没有形成相动发展的局面,与河南省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关,如此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规模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到城镇。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之所以没有形成互动的局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较低,不具备转移的条件;城镇就业政策的偏斜,农业劳动力不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城镇生活成本的提高,转移劳动力难以实现安居等。针对前几章的研究结论,第五章提出了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重视与规范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扶持非农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小城镇、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等。
其他文献
词汇化是汉语词汇演变中一种很重要的语言现象,但对这种语法现象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在对北京大学语料库的语料分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三个双音节“X是”的词汇化过程
写真法和写假法是在真值表方法的基础上构造而成的一种确定真值表所对应的真值形式的方法。借助真值表方法对写真法和写假法的构造过程的合理性、有效性及特点予以探析,进而
本文针对悬浮法氯乙烯聚合生产装置的动态流程模拟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重点研究了PVC聚合反应器。根据物料、能量及动量守恒方程等建立了生产装置的机理模型,根据模型形式和特点
清末新政是清王朝面对内忧外患局势而被动进行的一次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自我改革,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文章从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为切入点,探寻新政失败的深层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破解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突破口,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目
第三方物流(theThirdPartyLogistics,3PL)是一种由物流业务的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由于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企业的物流负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
本论文针对对外汉语文教学中公认的“汉字难”的问题和“语文不分”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将问题的根源追溯到语言和文字的本质及其关系的研究上。近年来流行于语言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本院51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1例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护理配合满意,无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采取的是"压缩型"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在几十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完成的现代化里程,极大地刺激了风险的产生,风险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很多领域
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指使用一种感官印象的词语去描述其他感官印象,以达到独特的审美效果。通感曾经引起了修辞学家、语义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通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