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浆过程的建模与先进控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浆是制浆造纸生产的重要环节。为了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成浆质量,有必要对打浆过程实现自动控制。本文以大型造纸厂的打浆过程为工业背景,运用打浆机理理论和推断控制、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深入研究了打浆过程的建模和控制问题。研究领域包括打浆过程的机理建模、基于遗传编程的打浆过程建模、预测控制、预测推断控制等。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在系统综述了打浆过程机理模型和打浆过程实时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开发打浆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所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2.研究了高浓打浆过程的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比边缘负荷理论(Specific Edge Load Theory,简称SEL理论)的高浓打浆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及成浆质量预报模型。即,建立了以原浆流量、白水流量、盘磨机功率为输入变量,比能量、比负荷、浓缩机浆位为输出变量的动态模型,以及基于比能量、比负荷的成浆质量预报模型。模型为实现打浆过程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分析、讨论了遗传编程(GP)算法,利用适应度激励方法改善了遗传编程算法的进化速度,并运用遗传编程算法建立了低浓打浆过程的比能量、比负荷动态数学模型。 4.将预测控制与推断控制相结合,研究了单变量、多变量串联对象的预测推断控制。利用可测变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值对不可测变量估计值进行修正,构成不可测变量的预测推断控制。针对打浆过程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打浆过程控制中的有效性。 5.针对高浓打浆过程中浓缩机浆位控制的问题,研究了非自衡对象的预测控制算法,开发了非自衡对象的动态矩阵控制及前馈预测控制。 6.研究了高浓打浆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具体实施中的关键技术。作为工业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高度可靠性和良好的人机界面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该系统的软硬件作了尽量完善的组态。为了得到稳定的成浆质量,采用基于软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口测量模型,适当调节浓缩机浆位、出口浓度、盘磨机功率的策略,实现了打浆度、湿重的稳定控制。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正常运行,设计并实施了高浓打浆过程的顺序控制与联锁保护。 最后,作者在总结全文工作的基础上,指出了若干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52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式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输变电的枢纽设备,为了提高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混沌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诊断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首
随着社会的发展,聋生对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聋生希望进入高中,甚至大学学习,高中数学成为聋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数学理解的过程入手,高中聋生数学理解困难的成因有三类
<正>"川米核"核桃果小壳薄,味道浓,外观极佳,出仁率和粗蛋白含量高,是针对休闲食品开发的新品种。于2013年4月通过了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川米核"核桃树冠圆头形,
利用多波束反向散射数据进行海底底质分类是目前多波束声纳系统应用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然而,由于海底不规则地形的影响,多波束声纳接收的反向散射信号,往往不能够真实表达
<正>目前,中国已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孕婴童产品消费国,到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2万亿元。作为国内最大的孕婴童展,2014 CBME虽已落幕,但其影响仍在继续,思考也在继续。
期刊
本研究针对四川稻区的主要纹枯病菌丝群AG-I,用点接法初选和对峙法检测,筛选到大量的拮抗菌株,结合离体防效及对峙实验进一步定选了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利用这些菌株开展了喷施
<正>目次一、制度背景及基础分析二、制度构成三、法律效果四、占有的法律意义一、制度背景及基础分析 (一)理论论争及评析动产物权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理论界已形成共识,
目的探讨早产对妇女远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收集1976年10至2008年12月在开滦医疗集团住院分娩的4430名孕妇资料,根据是否早产分为早产组(n=248)与非早产
在当今科学、知识和信息三位一体主导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时代,即信息时代,信息素质, 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这种大背景下,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具有